[发明专利]轨道自行走翻罐撞罐倒渣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02626.7 | 申请日: | 2021-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4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叶红奕;张旺盛;张林成;张燕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酒钢集团西部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9/14;B66C9/10;B66C13/12;B66C13/48;B66D1/30;C21B3/10 | 
| 代理公司: | 兰州嘉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2 | 代理人: | 吴迪 | 
| 地址: | 735100 甘肃省嘉峪***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行走 翻罐撞罐倒渣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炼钢废渣处理技术领域,涉及轨道自行走翻罐撞罐倒渣方法,具体为一种用于渣场翻罐的集轨道自行走、翻罐、撞罐于一体的倒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渣罐车行驶进入卸料区;起吊吊钩与渣罐吊耳挂钩;升起吊钩进行翻罐作业;吊钩起吊将渣罐进行翻转,翻转角度101°进行倒渣卸料;渣罐钢渣倾倒干净,落下吊钩,使渣罐反向翻转恢复到原位,开始倾倒下一个渣罐。此方法集轨道自行走、翻罐、撞罐于一体,可单人操作,完成对罐、翻罐、撞罐作业。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作业效率高,为行业解决钢渣倾倒及钢渣倾倒不彻底的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废渣处理技术领域,涉及轨道自行走翻罐撞罐倒渣方法,具体为一种用于渣场翻罐的集轨道自行走、翻罐、撞罐于一体的倒渣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钢厂炼钢后会产生大量的钢渣,现如今普遍采用弃渣法,将废渣缓冷后直接用机车牵引运至渣场弃倒。以酒钢(集团)公司钢铁生产过程为例,相关运输部门主要负责钢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铁渣和钢渣的倾倒工作,钢渣运到至渣厂直立墙时需及时翻罐处理,是炼钢生产工艺流程的最后一道工序。 冶金渣场目前主要使用四台15t内燃轨道吊车吊装倾翻钢渣罐。这四台15t内燃轨道吊车使用年限已超过20年,使用时间最长的15t内燃轨道吊车已使用37年。加之冶金渣场环境恶劣,设备已经严重老化,致使设备故障率较高,每年须投入较高的维修费用和生产直耗费用。国内大型冶金渣场设置及布局均与上述冶金渣场接近或类似,仅是根据不同场地条件进行适应性调整,上述冶金渣场设备使用一定年限后均会出现故障率较高的类似问题。
目前具体倒渣方法如下:运输钢渣的渣罐车被推上直立墙后,由机车逐一匹配位置后,每翻一个渣罐需要机车推动渣罐车调整起吊位置,内燃机吊车固定不动,再由内燃机轨道吊车逐一吊起钢渣罐将罐内钢渣倾翻到直立墙下。当冶金钢渣不能顺利从罐体脱落时,就需要工人用托架将罐体支牢后,再用内燃机轨道吊车吊起重锤、摆动吊臂带动重锤撞击罐底直至冶金钢渣脱落。这样的操作即不方便也不符合吊车作业规范和安全要求,且每翻一列渣罐需要多人(约6人)配合完成,人工成本高。为提高翻罐作业效率、解决本质安全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人工成本,改善作业环境。急需研制一种轨道自行走翻罐撞罐一体机,将翻罐、撞罐、行走系统一体化,并实现远程控制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自行走翻罐撞罐一体机及其倒渣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作业效率低、安全风险大、作业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高、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轨道自行走翻罐撞罐倒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渣罐车行驶进入卸料区;
S2.起吊吊钩与渣罐吊耳挂钩;升起吊钩进行翻罐作业;
S3.吊钩起吊将渣罐进行翻转,翻转角度101°进行倒渣卸料;
S4.渣罐钢渣倾倒干净,落下吊钩,使渣罐反向翻转恢复到原位,开始倾倒下一个渣罐。
轨道自行走翻罐撞罐倒渣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5.观察S4步骤中渣罐钢渣倾倒不干净,将摆锤提升高度锤击渣罐底部,摆锤自由落下撞击罐底直至冶金钢渣脱落。
所述S2中起吊为一种轨道自行走翻罐撞罐一体机,包括车体机构、提锤卷扬系统、提罐卷杨系统、支柱及龙门框架机构和电气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酒钢集团西部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酒钢集团西部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2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