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铁路站场的列车发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02585.1 | 申请日: | 2021-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5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贡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27/10 | 分类号: | B61L2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文季;李虹青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铁路 列车 发车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铁路站场的列车发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旨在节省列车发车时间,提升发车效率。其中,列车发车方法包括:根据铁路站场内多个信号机的状态信息,计算每个待发列车的第一行车许可,多个信号机包括出站信号机和虚拟信号机,虚拟信号机位于铁路站场内;根据每个待发列车的行车许可,计算每个待发列车的第一限速值;计算每个待发列车从启动到加速至第一限速值的所需时间t,并针对每个待发列车,判断已发列车在该待发列车的所需时间t内能否越过信号机,若能,则将该待发列车作为第一候选列车;根据每个第一候选列车的所需时间t,从若干第一候选列车中安排出在已发列车后下一个发车的列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铁路站场的列车发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技术领域,铁路站场作为列车的集散地,每天会有多辆列车驶入和驶出。由于铁路站场内列车分布较为密集,因此控制多辆列车有序驶出铁路站场是一项重要任务。相关技术中,主要的控制手段是:当前的待发列车需要在已发列车的车尾完全越过出站信号机后,当前的待发列车才能发车出站。然而由于站场区间通常比较长,因此按照上述方式控制列车发车,将会很浪费发车时间,导致发车效率低,进而影响了铁路系统的运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铁路站场的列车发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旨在节省列车发车时间,提升发车效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铁路站场的列车发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铁路站场内多个信号机的状态信息,计算每个待发列车的第一行车许可,所述多个信号机包括出站信号机和虚拟信号机,所述虚拟信号机位于所述铁路站场内,所述出站信号机位于所述铁路站场的出口处;根据每个待发列车的第一行车许可,计算每个待发列车的第一限速值;计算每个待发列车从启动到加速至第一限速值的所需时间t,并针对每个待发列车,判断已发列车在该待发列车的所需时间t内能否越过所述出站信号机,若能,则将该待发列车作为第一候选列车;根据每个第一候选列车的所需时间t,从若干第一候选列车中确定第一目标列车,所述第一目标列车作为在所述已发列车后下一个发车的列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铁路站场的列车发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行车许可计算模块、第一限速值计算模块、第一候选列车确定模块以及第一目标列车确定模块。
其中,第一行车许可计算模块用于用于根据铁路站场内多个信号机的状态信息,计算每个待发列车的第一行车许可,所述多个信号机包括出站信号机和虚拟信号机,所述虚拟信号机位于所述铁路站场内,所述出站信号机位于所述铁路站场的出口处。第一限速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待发列车的第一行车许可,计算每个待发列车的第一限速值。第一候选列车确定模块用于计算每个待发列车从启动到加速至第一限速值的所需时间t,并针对每个待发列车,判断已发列车在该待发列车的所需时间t内能否越过所述信号机,若能,则将该待发列车作为第一候选列车。第一目标列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根据每个第一候选列车的所需时间t,从若干第一候选列车中确定第一目标列车,所述第一目标列车作为在所述已发列车后下一个发车的列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所述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列车发车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列车发车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25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