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桥墩墩柱上的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1794.4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8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彬;郭昕;陈刚;黄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02;E01D19/04;E02D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李成龙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桥墩 墩柱上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桥墩墩柱上的连接结构。其包括用于与钢墩柱底端连接的墩柱固定结构,所述墩柱固定结构包括承台、预埋在所述承台顶侧的墩柱脚预埋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墩柱脚预埋板背离承台一侧的墩柱脚板,所述墩柱脚板背离墩柱脚预埋板的一侧用于与钢墩柱底端连接,所述承台内预埋有用于连接承台、墩柱脚预埋板以及墩柱脚板的多个预埋组件,多个所述预埋组件沿墩柱脚板的周向间隔分布,多个所述预埋组件远离墩柱脚板的一端连接有埋设于承台内的锚固板,所述墩柱脚预埋板与承台之间连接有若干加固筋,若干所述加固筋位于多个预埋组件围设形成的框体内。本申请具有提高桥墩柱的抗倾覆能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桥墩墩柱上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人行天桥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行交通功能的基础上,逐渐向结构轻巧、造型独特、跨度较大、承载力高、安装便利的综合性要求迈进,钢结构已逐步取代混凝土成为人行天桥的主要材料。
在以往的桥梁设计中,桥梁设计技术人员仅仅关注于规范有明确规定的抗弯承载能力、抗剪承载能力、抗裂能力等方面的设计和计算,而忽视了对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横向抗倾覆能力设计和计算。
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桥梁结构的抗倾覆能力,桥梁墩柱抗倾覆加固大多为在原独柱位置增设桩基和立柱,实施难度较大,项目成本高。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桥墩墩柱上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有助于提高桥墩柱的抗倾覆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桥墩墩柱上的连接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桥墩墩柱上的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桥墩墩柱上的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与钢墩柱底端连接的墩柱固定结构,所述墩柱固定结构包括承台、预埋在所述承台顶侧的墩柱脚预埋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墩柱脚预埋板背离承台一侧的墩柱脚板,所述墩柱脚板背离墩柱脚预埋板的一侧用于与钢墩柱底端连接,所述承台内预埋有用于连接承台、墩柱脚预埋板以及墩柱脚板的多个预埋组件,多个所述预埋组件沿墩柱脚板的周向间隔分布,多个所述预埋组件远离墩柱脚板的一端连接有埋设于承台内的锚固板,所述墩柱脚预埋板与承台之间连接有若干加固筋,若干所述加固筋位于多个预埋组件围设形成的框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台内设置墩柱脚预埋板、预埋组件以及锚固板,确保钢墩柱弯矩应力可以有效扩散到整个承台,避免了应力过于集中造成承台的破坏。同时,墩柱脚预埋板的加固筋,一方面可以提高钢墩柱的抗沉降能力,另一方面也使钢墩柱弯矩应力更加均匀地传递到承台,保证钢墩柱受力的均匀稳定性,进而可以有效提高钢墩柱的抗倾覆能力。
可选的,所述加固筋位于相邻预埋组件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的设置使钢墩柱的弯矩应力进一步均匀扩散到承台,降低承台因受力产生的变形程度,使钢墩柱更加稳定和安全。
可选的,所述加固筋距相邻预埋组件中心连线的距离为100mm-115mm,相邻所述加固筋的中心间距为215mm-23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的设置可以合理布局加固筋和预埋组件的数量,在该布局内,钢墩柱的弯矩应力可以通过加固筋和预埋组件均匀传递给承台,避免加固筋和预埋组件过于靠近以造成受力分布的不均匀,同时可以合理布置加固筋的数量,控制施工成本。
可选的,所述预埋组件包括预埋锚栓和紧固螺母,所述预埋锚栓分别与锚固板以及墩柱脚预埋板塞焊,所述紧固螺母螺纹连接在预埋锚栓的顶端,所述紧固螺母与墩柱脚板的顶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锚栓分别与锚固板以及墩柱脚预埋板塞焊,提高了三者连接的紧密性,利用预埋组件实现墩柱脚板与承台的固定,有利于施工人员快速安装钢墩柱,并保证钢墩柱连接在承台上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1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