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城镇河流水体中酚类污染物的仪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1621.2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7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冬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冬菊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01;G01N1/44;G01N1/34;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城镇 河流 水体 中酚类 污染物 仪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城镇河流水体中酚类污染物的仪器,包括箱体,箱体上方设有将箱体提升的升降装置,箱体中设有三个空腔,第一空腔左侧安装防止设备进水的防水装置,第一空腔右侧安装排放净化溶液的处理装置,第二空腔中安装将漏网上杂质除去的除杂装置,第二空腔右侧安装收集检测后液体的废料收集箱,第三空腔中安装检测装置。本发明用于检测城镇河流水体中酚类污染物,太阳能板给整个设备供电,降低使用成本,箱体可上升防止设备进水损坏,改进萃取测定酚类化合物的检测装置可在线快速检测出水体中酚类污染物情况,处理装置可排放净化溶液,实现酚类污染物及时处理,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检测城镇河流水体中酚类污染物的仪器。
背景技术
水体中酚类污染物属于原生质毒性化合物,具有高毒性、持久性、流动性、积聚性等特点,而且有些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物体危害较大,因此发明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设备至关重要。目前酚类检测手段较多,但检测都需要人工进行实验操作,不能实现全自动检测,本发明改进萃取测定酚类化合物技术,将该技术集成一体全自动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城镇河流水体中酚类污染物的仪器,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检测城镇河流水体中酚类污染物的仪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开口处固设有漏网,所述第一空腔左侧安装防止设备进水的防水装置,所述第一空腔右侧安装排放净化溶液的处理装置,所述第一空腔上方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中安装将所述漏网上杂质除去的除杂装置,所述第二空腔上方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中安装检测酚类污染物的检测装置,所述箱体上方设有将箱体提升的升降装置;
所述第三空腔右侧底面上安装有电阻加热设备,所述电阻加热设备上方固设有蒸馏瓶,所述蒸馏瓶右端安装有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中的蒸馏瓶进水管,所述蒸馏瓶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泵;
所述蒸馏瓶后方的所述第三空腔底面上固设有冷凝管支架,所述冷凝管支架上固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通过第一导管与所述蒸馏瓶连通,所述冷凝管上方安装有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中的冷凝管出水管,所述冷凝管左下方安装有冷凝管进水管,所述冷凝管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二泵;
所述蒸馏瓶左侧的所述第三空腔底面上固设有萃取箱支架,所述萃取箱支架上固设有萃取箱,萃取箱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冷凝管连接;
所述萃取箱后方的所述第三空腔底面上固设有显色剂储存箱支架,所述显色剂储存箱支架上固设有显色剂储存箱,所述显色剂储存箱底面设有与所述萃取箱连通的第四导管,所述第四导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所述萃取箱左侧的所述第三空腔底面上固设有比色池,所述比色池右侧与所述萃取箱左侧通过第三导管连通,所述第三导管上安装第一电磁阀,所述比色池底面固设有第五导管,所述第五导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空腔左侧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中设有收集腔,所述第五导管贯穿所述收集腔内,所述收集腔顶安装第三触发式报警器;
所述比色池后方的所述第三空腔底面上固设有光学器件支架,所述光学器件支架上固设有数据处理中心,所述数据处理中心下侧面安装有光学器件。
可选地,所述箱体前侧设有门,所述门上设有锁,所述箱体上方设有加料口。
可选地,所述箱体顶面固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右侧固设有齿条,所述齿条右侧设有摆杆,所述摆杆左侧设有上下贯穿的方槽,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方槽中,所述摆杆顶面固设有第二电机支架,所述第二电机支架上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摆杆上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摆杆右侧设有摆杆座,所述摆杆座上顶板设有孔,所述摆杆座上顶板上面固设有第一电机支架,所电述第一电机支架上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设有第一轴,所述第一轴贯穿所述孔与所述摆杆固定连接,所述摆杆座下底面固设有支撑杆,通过升降装置可以将箱体提升或者插入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冬菊,未经林冬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16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自动化收放板机
- 下一篇:用于放射性同位素安全制备和注入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