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子冲片、转子及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1291.7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9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于冰;唐小春;贾梦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车尚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1/27;H02K1/28;H02K29/03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499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冲片,包括沿圆周分布的若干磁极区,所述磁极区内设置有第一磁钢槽和第二磁钢槽,所述第一磁钢槽位于第二磁钢槽的外侧,且第一磁钢槽和第二磁钢槽的中垂线重合,所述第一磁钢槽的宽度L1和第二磁钢槽的宽度L2取值满足如下关系,其中r1为转子冲片的最外圆半径,r2为转子冲片的轴孔半径,p为电机极对数;所述第一磁钢槽的厚度W1和第二磁钢槽的厚度W2满足如下关系,0.16·L1≤W1≤0.2·L1W1≤W2≤2·W1;本发明优化转子拓扑结构,通过增加辅助槽的优化,在保证电机输出转矩的基础上,能够降低电机的生产成本,有效改善气隙磁场正弦度,减小谐波,改善振动噪音问题,降低最大空载线反电势峰值、削弱电机转矩脉动,提高电机效率,从而实现高性能、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转子冲片、转子及电机。
背景技术
驱动电机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其驱动电机的性能特性决定了驾驶员的驾车舒适性体验。而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机械强度高、转矩密度大、可靠性高和较宽的弱磁区间等优点,在电动车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新能源汽车对驱动电机的性能及经济指标要求的不断攀升,传统的单层磁钢结构逐渐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与单层磁钢结构相比,双层磁钢结构有利于提高永磁体的工作点,增强电机的弱磁扩速能力,拓宽电机的安全运行范围。
在现有技术双层磁钢的设计中,磁钢的退磁和漏磁较高,使磁钢的利用率较低,电机的功率密度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转子拓扑结构,通过增加辅助槽的优化,在保证电机输出转矩的基础上,能够降低电机的生产成本,有效改善气隙磁场正弦度,减小谐波,改善振动噪音问题,降低最大空载线反电势峰值、削弱电机转矩脉动,提高电机效率,从而实现高性能、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冲片,包括沿圆周分布的若干磁极区,所述磁极区内设置有第一磁钢槽和第二磁钢槽,所述第一磁钢槽位于第二磁钢槽的外侧,且第一磁钢槽和第二磁钢槽的中垂线重合,所述第一磁钢槽的宽度L1和第二磁钢槽的宽度L2取值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r1为转子冲片的最外圆半径,p为电机极对数;
所述第一磁钢槽的厚度W1和第二磁钢槽的厚度W2满足如下关系,
0.16·L1≤W1≤0.2·L1
W1≤W2≤2·W1。
进一步的所述磁极区的两侧均设置有隔磁孔组,所述隔磁孔组包括由第二磁钢槽至第一磁钢槽依次排布的第一隔磁孔、第二隔磁孔和第三隔磁孔,所述第一隔磁孔的远端与d轴的夹角为θ1,所述第二隔磁孔的远端与d轴的夹角为θ2,所述第三隔磁孔的远端与d轴的夹角为θ2,其中θ1、θ2和θ3满足如下关系,
1.1·θ3≤θ2≤0.7·θ1。
进一步的第一磁钢槽的挡肩位于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磁极区内设置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最高点至转子冲片圆心的距离为H3,减重孔最低点至转子冲片圆心的距离为H4,其中H3和H4满足如下关系,
0.5·r1≤H3≤0.65·r1
r2+0.12·(r1-r2)≤H4≤H3;
其中r2为转子冲片的轴孔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钢槽与减重孔最高点的距离为H2,第一磁钢槽与第二磁钢槽的距离为H1,其中H1和H2满足如下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车尚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车尚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1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