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舷侧的横向弧形舱壁抗爆防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0891.1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9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阿漫;明付仁;刘石;张晓龙;张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6 | 分类号: | B63B3/5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孙续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横向 弧形 舱壁抗爆 防护 结构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船舶舷侧的横向弧形舱壁抗爆防护结构,属于舰船防护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舱壁防护结构防护优化不足,防护能力差的问题。它包括连接在舱壁间的液舱内板、水密舱壁和弧形板,所述弧形板数量为多个,弧形板焊接在布线的液舱内板和水密舱壁之间,并沿船长方向横向布置,端部与横舱壁相连,所述液舱内板和水密舱壁整体焊接到液舱外板上,所述液舱外板与舱段外板之间通过多个肋板相连,所述肋板上开设有多个泄爆孔。它主要用于型船舶舷侧的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舰船防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舷侧的横向弧形舱壁抗爆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舰船在水下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生命力是其结构设计必须要考虑的重要环节,现阶段随着制导武器的不断发展,如自行水雷、自导水雷、导弹式水雷、自导深水炸弹等新式武器的出现,水面舰船所面对的威胁更加复杂、不可预见。作为现代海战利器,水面舰船一直为各国重点打击的对象,各国对于其防护性能及被动式防护结构的设计非常注重,并一直采用多舱结构的设计思想。
早期的船舶很少有针对舰船防护能力的考量,二战以后,各国开始意识到水中武器对于船舶的巨大破坏力,对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并旨在提高船舶的结构防护能力。针对这一研究目的进行了爆炸毁伤试验,并掌握了爆炸毁伤的机理,防护结构层数也由五舱、四舱逐渐演变为目前的三舱结构。典型三舱防护结构通常为空舱、液舱、空舱的布置形式,其中横向支撑结构位于内层空舱,通常为柔性弧形支撑的结构形式,其设置目的为吸收传递到内部的剩余爆炸载荷,属于最后一道吸能屏障。传统柔性支撑通常为竖向布置形式,从现阶段数值计算结果以及模型试验中竖向弧形支撑毁伤模式上看,其上下端部吸能效率不高。因此,弧形支撑结构耗能能力有一定提升空间,进而提升三舱结构的整体防护效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船舶舷侧的横向弧形舱壁抗爆防护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舷侧的横向弧形舱壁抗爆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接在舱壁间的液舱内板、水密舱壁和弧形板,所述弧形板数量为多个,弧形板焊接在布线的液舱内板和水密舱壁之间,并沿船长方向横向布置,端部与横舱壁相连,所述液舱内板和水密舱壁整体焊接到液舱外板上,所述液舱外板与舱段外板之间通过多个肋板相连,所述肋板上开设有多个泄爆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加筋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液舱外板内侧与横舱壁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横舱壁与舱段顶层布置有T型材。
更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结构安装在液舱左右布置的空舱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依据舱室结构布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结构过渡部分圆滑。
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竖向弧形板舱段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三舱防护结构的抗爆抗冲击性能。结合液舱内板结构在爆炸载荷作用下近似“筒形弯曲”的变形模式,横向弧形板变形吸能效率更高,能够更好的抵御水下爆炸冲击载荷,提升防护效能。弧形支撑的横向布置有利于舱室间开孔和布线等设计要求,对比竖向支撑结构对舱室形状要求降低,降低了施工难度,管线系统的布置更加灵活。此外,可沿弧形舱壁弧线方向布置T型材,进一步的增强舰船的抗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的横向弧形舱壁抗爆防护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的横向弧形舱壁抗爆防护结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的横向弧形舱壁抗爆防护结构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弧形板支撑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0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