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解析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0477.0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5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徐欣羽;陈晓敏;张家爽;赵涛涛;陈逸彬;王司鼎;蒋悦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069 | 分类号: | H04W12/069;H04W12/71;H04L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量子 密钥 工业 互联网 主动 标识 解析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工业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解析方法及其系统,包括普通工业传感器、网关节点主动标识载体、企业信息系统、量子安全服务平台、企业节点、二级节点和顶级节点;本发明首先构造基于量子密钥的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解析系统,由企业信息系统向各级节点发起认证并注册本地标识,然后工业网关节点通过量子安全服务平台注册主动标识,最后由工业网关节点发起主动标识解析,并将汇总的传感器数据通过量子密钥加解密进行传输。本发明将量子通信领域中的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和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解析体系相结合,为现有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解析体系提供了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解密机制,安全强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解析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不断深化,工业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中标识解析体系是实现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枢纽,也是实现企业智能管理的必备条件。而主动标识载体承载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及其必要的安全证书、算法和密钥,具备联网通信功能,能够主动向标识解析服务节点或标识数据应用平台等发起连接,无需借助标识读写设备来触发,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海量的互联网数据在网络上传输,使得信息系统与工业系统的安全边界不断模糊,数据传输及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传统加密技术大多是基于特定数学问题的计算复杂性,在理论上都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并且随着现代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不断突破,以及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传统的基于公私钥体系的算法在密钥交换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攻击,被破解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量子通信技术迅速发展。量子保密通信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单量子作为信息载体来传送“一次便签”密钥。
为了减少对传统工业互联网整体架构的改动以及实现复杂度,本申请将传统网关节点升级为具备主动标识解析功能的工业网关节点,用于普通工业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汇总,并且在整个标识解析过程中构建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对数据进行加解密。通过构建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作为桥梁连接企业信息系统、安全认证平台、网关节点,实现三者中任意双方通信的量子加解密,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解析方法及其系统,用于保护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解析体系数据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解析方法及其系统,将量子通信领域中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和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解析体系相结合,用于保护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解析体系数据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解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构造基于量子密钥的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解析系统;
步骤S1,工业网关节点主动标识载体注册;
步骤S2,工业网关节点发起主动标识解析并传输汇总的传感数据。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1:企业信息系统向行业二级节点发送申请,由行业二级节点向国家顶级节点发送认证授权(Certificate Authority,CA)证书申请;
步骤S1.2:国家顶级节点发送CA证书给行业二级节点,由行业二级节点颁发至企业信息系统及其企业节点;
步骤S1.3:企业信息系统为预先注册的每个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生成唯一的工业身份标识(Identity document,ID);
步骤S1.4:网关节点中的主动标识载体初次上电并激活,向企业信息系统提供其唯一的IMEI,发起身份认证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0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