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的冲压件冲孔的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0450.1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4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51/00 | 分类号: | 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2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冲压 冲孔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的冲压件冲孔的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叠料机构、输送机构和检测装置,所述冲压件从所述叠料机构移转至所述输送机构,再从所述输送机构移转至所述检测装置,所述叠料机构包括叠料安装板、左侧防型导向板、右侧防型导向板、左侧工件支持装置、右侧工件支持装置、中部防型导向板,其中,所述叠料安装板为一中间开设有下料通孔的板体;所述左侧防型导向板、中部防型导向板和右侧防型导向板设置在所述叠料安装板上,并且和所述下料通孔形成一堆叠下料通道。本申请工件支持装置有序的释出冲压件,降低了生产风险,提高了企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汽车冲压件生产过程针对冲压件使用的堆叠、下料以及冲孔检测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与革新,汽车产品日新月异,也对冲压件、紧固件产品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而汽车钣金件是我国汽车工业参与全球化的重要领域。
在制造业中,冲压件应用着实广泛,尤其作为汽车车身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形状及尺寸的稳定性直接决定车身精度及整车综合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冲压件进行焊接以及孔位检测等工艺,目前是以人工操作,一次一个将冲压件放入工艺装置中,依赖人工进行,受人工影响较大,而劳动强度又影响人工作业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成本也越来越高,企业迫切需要改进生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配合自动化设备的应用,需要一种高效的冲压件冲孔的检测系统作为产品检测之用。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操作方式亟待更换,高效的冲压件冲孔的检测系统的研发和改进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冲压件堆叠、下料以及检测的检测系统,用以结合自动化设备进行各式各样复杂的冲压件输送以及孔位检测等,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冲压件冲孔的检测系统,用于汽车冲压件堆叠、下料以及检测,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叠料机构、输送机构和检测装置,所述冲压件从所述叠料机构移转至所述输送机构,再从所述输送机构移转至所述检测装置,所述叠料机构包括叠料安装板、左侧防型导向板、右侧防型导向板、左侧工件支持装置、右侧工件支持装置、中部防型导向板,其中,所述叠料安装板为一中间开设有下料通孔的板体;所述左侧防型导向板、中部防型导向板和右侧防型导向板设置在所述叠料安装板上,并且和所述下料通孔形成一堆叠下料通道;所述左侧防型导向板和所述叠料安装板连接的一侧开设左侧缺口;所述右侧防型导向板和所述叠料安装板连接的一侧开设右侧缺口;所述左侧工件支持装置设置在所述叠料安装板上,所述左侧工件支持装置包括一左侧气缸和一左侧支持片,所述左侧支持片设置在所述左侧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左侧支持片对应所述左侧缺口;所述右侧工件支持装置设置在所述叠料安装板上,所述右侧工件支持装置包括一右侧气缸和一右侧支持片,所述右侧支持片设置在所述右侧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右侧支持片对应所述右侧缺口。
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高效的冲压件冲孔的检测系统,还包括一换推拉杆和四个换移杆轮,所述换推拉杆设置在所述叠料安装板上,四个所述换移杆轮设置在所述叠料安装板下方。
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高效的冲压件冲孔的检测系统,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移动承接组件、支持架和驱动组件,所述移动承接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持架上,所述支持架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其中,所述移动承接组件包括两个工件定位组件、连接片和伺服电机,两个所述工件定位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连接片的两端,所述连接片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上,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持架上;所述工件定位组件包括前定位柱、后定位柱和定位插销。
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高效的冲压件冲孔的检测系统,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磁性无杆气缸、左防护杆、左移动直线导轨、右防护杆、右移动直线导轨,所述支持架固定连接所述磁性无杆气缸的滑块;所述左移动直线导轨固定连接所述左防护杆,所述支持架固定连接所述左移动直线导轨;所述右移动直线导轨固定连接所述右防护杆,所述支持架固定连接所述右移动直线导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04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现实视频流数据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加工机床用紧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