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标签模板生成方法及防伪标签防转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0388.6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3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何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纸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9/00 | 分类号: | G06T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签 模板 生成 方法 防伪 转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签模板生成方法及防伪标签防转移方法,其包括有如下步骤:步骤S1,利用所述标签模板生成方法生成标签模板;步骤S2,确定所述标签模板中的多个外扩枝节部;步骤S3,在每个外扩枝节部中嵌入可供计算机视觉系统识别的对象图形,形成原始标签图案;步骤S4,根据原始标签图案制备防伪标签;步骤S5,利用计算机视觉系统识别所述防伪标签中的对象图形,将识别得到的对象图形与所述原始标签图案中的对象图形进行一致性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断得出该防伪标签是否经过非法转移。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而言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防转移能力更强,其层结构也更加简单,同时有助于简化制造工艺,并且能较好地满足定制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计算机视觉检验技术的标签防伪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标签模板生成方法及防伪标签防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粘贴“防伪标签”之所以能成为当前市场中最流行的商品防伪手段,是因为其成本低、速度快、与生产线的松耦合等优点。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防伪标签都被人扣上了防伪领域中“低端产品”的帽子,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防转移”能力的缺失。以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防伪技术“材质指纹防伪”来做对比,这里的“指纹”指的是商品外表的特征纹理,这些特征纹理是不能被转移的。但防伪标签却不同,它是通过不干胶粘贴到商品上的,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将其从商品上撕下来。比如,防伪标签受到电吹风加热,不干胶就会融化;再比如,人们使用除胶剂将标签撕下来,除了人们可以在网上轻易能买到的专业除胶剂外,人们平时常用的风油精或者酒精,其实都可以拿来作为除胶剂使用。
此外,很多防伪标签厂商都在解决标签的防转移问题上下了功夫,但大多数的方案都只停留在了对生产工艺的改造上,比如“多层结构标签”技术。一般人们理解的标签是印刷在一层纸上的,这就是一层结构,而“多层结构”则顾名思义,一个标签是由多层材料共同组成,通过特殊工艺,使得不同的材料之间有特定的结构依赖。这就等于增大了“撕标签”时的难度,使不法份子转在移标签时,需要将多层结构一并转移。但这种“多层结构标签”也有两个明显的缺点。第一个缺点是成本高,越是精密的多层结构,多层材料本身与精密工艺流程的成本也就越大,这会减弱标签的成本优势。第二个缺点是兼容性差,例如,如果客户想要定制符合自己品牌样式的个性化标签,“多层结构标签”因为其结构本身的局限性,是很难可以做到兼容的。
但事实上,防伪标签之所以还能在市场中还能占据主流,主要还是因为“材质指纹防伪”高成本和低普适性的缺点。材质指纹防伪技术需要先对商品的特征纹理进行采集和分析,这就意味着它需要在商品生产环节增加一道采集特征纹理的工序,这不仅是技术本身软硬件的建设成本,后续持续运营的投入与生产效率的损耗都是企业要考虑是否使用它的重点。
综上所述,对于目前的标签方位措施,如何保持标签本身的优势,同时又能将防伪能力扩展到防转移的范畴,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转移能力更强、层结构更加简单、能简化制造工艺、可满足定制要求的标签模板生成方法及防伪标签防转移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标签模板生成方法,其包括有如下步骤:步骤S10,构建一个空白模板;步骤S11,在所述空白模板上设置棋盘格图案;步骤S12,将所述棋盘格图案中预设区域的单元格填黑,形成中间填黑部,并使得所述中间填黑部位于所述棋盘格图案的中间处;步骤S13,由所述中间填黑部向外扩展多个外扩枝节部,每个外扩枝节部由数个依次邻接的单元格组成;步骤S14,将组成所述外扩枝节部的单元格填黑;步骤S15,模切掉未被填黑的空白单元格,进而得到所述标签模板。
优选地,所述中间填黑部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者多边形。
优选地,多个外扩枝节部沿所述中间填黑部的周围分布。
优选地,所述外扩枝节部与所述中间填黑部的连接处仅设有一个被填黑的单元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纸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纸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03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