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阴离子掺杂三氧化二钒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8855.6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1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新;李德利;杨则恒;黄海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H01M10/3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系 离子 电池 阴离子 掺杂 氧化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阴离子掺杂三氧化二钒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V2O5粉体、阴离子源试剂与碳基还原剂按摩尔比1:0.5~2:1.5~4加入反应溶剂中,搅拌后获得前驱体混合液;所述阴离子源试剂按照所需掺杂的阴离子进行选择,包括硫源、氟源、氯源和溴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碳基还原剂为葡萄糖、蔗糖、三聚氰胺、柠檬酸、草酸和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将前驱体混合液蒸发干燥至固态,研磨成粉;
步骤3:将所得粉末于惰性气氛N2或Ar下煅烧处理,即得到阴离子掺杂三氧化二钒正极材料,所掺杂的阴离子为硫、氟、氯和溴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煅烧处理是先在300~350℃煅烧0.5~2h,再在500~800℃煅烧2~4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源为硫磺粉、硫代乙酰胺和半胱氨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氟源为氟化铵和聚偏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氯源为氯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溴源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反应溶剂为水与乙醇体积比为1:0~1的水-乙醇混合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2~6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蒸发干燥的温度为50~80℃,时间为8~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88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