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化减振器阀座及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8783.5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7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郭全俊;贠昊;温敏;徐洪伟;侯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34;F16F9/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减振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化减振器阀座及减振器,减振器阀座主体为上端封闭的中空筒状结构,在减振器阀座主体的上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活塞杆穿孔,在活塞杆穿孔的外侧设置有三个同心的圆环形凸起结构,自内向外方向分别为第一圆环凸起、第二圆环凸起及第三圆环凸起;在第一圆环凸起与第二圆环凸起之间均布有贯通上端面的通孔,通孔在第一圆环凸起和第二圆环凸起的外形成节流孔;第一圆环凸起的高度与第三圆环凸起的高度相同且均高于第二圆环凸起的高度。本技术方案的减振器阀座技术,实现通用化并增大阻尼调整范围,不同的车型或不同配置的车型即使阻尼力不同,也能够做到减振器阀座完全相同,减少了生产管理等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化减振器阀座及减振器。
背景技术
减振器的阻尼特性是减振器的重要特性之一,直接影响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NVH以及安全性等。不同的汽车需要不同的阻尼特性,甚至同一台车动力总成等配置不同阻尼特性都不同。因此对减振器的可调性及差异化的阻尼特性要求较高。现有用于减振器阀系阻尼调节结构种类不多,但差异却较大。就阻尼调节方式来分类,主要有:一种是依靠变刚度限位弹簧改变液压流通量和流通速度实现液压流通控制,流通阻尼调节范围广,但由于弹簧刚度波动不利于减振器液压阻尼一致性,且弹簧高度占用较大空间;另一种是依靠阻尼片堆积高度改变液压流通面积实现液压流通控制,结构简单、控制结构一致性高,但受限于阀座种类限制,流通阻尼调节范围较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减振器阀座,能够实现:结构紧凑,流通阻尼调节范围大,便于底盘调校和生产管控。
对减振器高速段阻尼调节现有技术是调整阀座节流孔的面积,要么是增加节流孔的直径,要么是增加节流孔的数量或者两者同时调整。三种方式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更换整个阀座,受阀座数量、种类的限制以及生产管理的需求,阻尼调整范围较小。不同的车型的阀座不同、不同配置的同一种车阀座也不相同,生产管理较困难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化减振器阀座及减振器,以解决现减振器阀座的阻尼调整范围较小,不同的车型使用一种减振器阀座,导致减振器阀座种类多,不便于生产一致性管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通用化减振器阀座,减振器阀座主体为上端封闭的中空筒状结构,在减振器阀座主体的上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活塞杆穿孔,在活塞杆穿孔的外侧设置有三个同心的圆环形凸起结构,自内向外方向分别为第一圆环凸起、第二圆环凸起及第三圆环凸起;
在第一圆环凸起与第二圆环凸起之间均布有贯通上端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在第一圆环凸起和第二圆环凸起的外形成节流孔;
第一圆环凸起的高度与第三圆环凸起的高度相同且均高于第二圆环凸起的高度。
进一步的,第一圆环凸起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倒角部,第二圆环凸起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倒角部。
进一步的,在上端面的下表面设置有向减振器阀座主体下方延伸的凸出部,所述通孔设置于凸出部上。
进一步的,在凸出部上设置有圆环形沉槽。
进一步的,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非圆形。
一种减振器,包括活塞杆、工作缸、上述任一项的减振器阀座、阀座衬套、上限位块、上垫圈、上圈阻尼片组、多槽阀片、下圈阻尼片组、下垫圈、下限位块及螺母;
上限位块、上垫圈、上圈阻尼片组、多槽阀片、下圈阻尼片组、下垫圈、下限位块及螺母依次套接入活塞杆上。
进一步的,下垫圈的厚度与减振器阀座上的圆环形沉槽的深度相同。
进一步的,下垫圈的最小直径为完全不能遮挡减振器阀座的通孔,最大直径为完全遮挡减振器阀座的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8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面设计教学用调色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皮带式高速低噪风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