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社交网络上查找最稀疏群体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98583.X | 申请日: | 2021-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7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印鉴;李娜;朱怀杰;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6 | 分类号: | G06F16/9536;G06F16/9537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俊 |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社交 网络 查找 稀疏 群体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社交网络上查找最稀疏群体方法,本发明优先选择那些最短路径跳数(称为顶点距离)较大的顶点生成结果集,并利用有效的过滤和剪枝策略来提高算法的效率,根据顶点的度对顶点进行排序并提出新的遍历组合顺序,即基于度的反向分支界限(DRBB),优先考虑那些度小的顶点,对于查找p较大的p个顶点的最稀疏群,丢弃度高的候选点以减少要考虑的顶点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数据库和社交网络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社交网络上查找最稀疏群体方法。
背景技术
有很多研究是关于在社交网络中寻找特定群的。这些工作可以分为两类:寻找密集群/子图和寻找稀疏群。
1.社交网络上寻找密集的群/子图。
为了度量一个密集的群体,研究者们提出了几个指标,比如Seidman,S.B.在论文“Network structure and minimum degree”中提出的k-core,Huang,X.等人在论文“Querying ktruss community in large and dynamic graphs”中提出的k-truss,Mitzenmacher,M.在论文“Scalable large near-clique detection in large-scalenetworks via sampling”中提出的cliques和motifs等。而对于最密集群,A.V.Goldberg在论文“Finding a maximum density subgraph”中查找的是社交网络上密度最大的群体。A.V.Goldberg将图的密度定义为边数与图中顶点数的比值。Tsourakakis,C.于2015年在论文“The k-clique densest subgraph problem”中介绍了基于了k-clique的最密集子图问题,且提出了求解该问题的有效精确算法。Fang,Y.等人于2019年在论文“Efficientalgorithms for densest subgraph discovery”中,在理论保证的前提下通过k-core找到最密集的群,并设计了有效精确的最密集子图查找算法。然而,Tsourakakis,C.于2015年在论文“The k-clique densest subgraph problem”中发现最密集群体的精确算法只适用于小型社交网络。对于大型社交网络来说,效率太低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设计了许多近似算法。Charikar等人于2000年在论文“Greedy approximation algorithms forfinding dense components in a graph”中设计了一个2-近似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使用图中的平均度来衡量密度。除了精确算法外,Fang,Y.等人于2019年在论文“Efficientalgorithms for densest subgraph discovery”中还利用k-core设计了一个有效的近似解。Bahmani,B.等人于2012年在论文“Densest subgraph in streaming and mapreduce”中提出了一种参数化近似算法。该近似算法找到一个密度保证近似比为2(1+∈)(对于任意∈>0)的群体。此外,许多研究者开始研究最密集群体问题的各种变体。Bhaskara,A.等人于2010年在论文“Detecting high log-densities:an o(n1/4)approximation fordensest k-subgraph”中研究了最密集的k-subgraph问题。给定一个图G和一个参数k,该问题在G上找到一个大小为k且边数最多的群体。Qin,L.等人于2015年在论文“Locallydensest subgraph discovery”中的目的是发现前k个最密集的群体。另外,有向图上的最密集群也有很多研究工作。Kannan,R.等人于1999年在论文“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large graphs”中首先提出了有向图上的最密集群问题。当没有固定的大小来限制结果集时,一个2-近似算法被Khuller,S.等人于2009年在论文“On finding dense subgraphs”中提出来用于得到有向图中的最密集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85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维度特征选择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连续生产D-乳酸酯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