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区式特种电磁屏蔽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8259.8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3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凡;尤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凤鸣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04;H01B7/17;H01B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德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2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258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区 特种 电磁 屏蔽 电缆 | ||
1.一种分区式特种电磁屏蔽电缆;包括电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整体圆柱形状设置,所述电缆本体内部围绕中心位置设置有五组大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该五组大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均匀分布,五组大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的内侧靠近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小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小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与大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之间设置有内侧填充层;大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的外周间隙之间还设置有五对中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中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与大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之间设置有外侧填充层;相邻的大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之间设置有支撑隔离层,所述支撑隔离层将电缆本体划分成若干组区域;所述支撑隔离层、中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及大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的外周还绕包有多层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区式特种电磁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隔离层将电缆本体划分成五组区域,五组区域之间均匀分布,所述支撑隔离层自电缆本体的中心逐渐发散至位于最内层的保护层的内侧位置;所述支撑隔离层自内到外逐渐变宽设置;各组支撑隔离层在电缆本体中心位置焊接在一起并一体成型设置,所述隔离层自电缆本体的首端一直延续到电缆本体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区式特种电磁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包括一根大型单芯屏蔽电缆、一根三芯屏蔽电缆和三根五芯屏蔽电缆,所述单芯屏蔽电缆、三芯屏蔽电缆和五芯屏蔽电缆按顺序进行布置并且各占有电缆本体中对应的一个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区式特种电磁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芯屏蔽电缆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第一铜芯,绕包在第一铜芯外周的第一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绝缘层外周的第一包围层;所述第一铜芯采用若干根细铜丝组成,每根细铜丝的外周涂覆有屏蔽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区式特种电磁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芯屏蔽电缆包括三跟均匀设置的第二铜芯,绕包在第二铜芯外周的第二号绝缘层,绕包在第二号绝缘层外周的第二号屏蔽层及设置在第二号铜芯外周的第二号保护层,所述第二号保护层和第二号屏蔽层之间还配合设置有填充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区式特种电磁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五芯屏蔽电缆包括五根围绕五芯屏蔽电缆中心位置设置的第三铜芯,设置在第三铜芯外周的绝缘层,涂覆在第三铜芯外周的屏蔽膜,五根第三铜芯整体的外周的绕包有第三屏蔽层,第三屏蔽层的外周设置有第三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区式特种电磁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中心信号线,设置在中心信号线外周的电磁屏蔽层,设置在电磁屏蔽层外周的电磁吸收层,设置在电磁屏蔽层外周的电磁铠装层,设置在电磁铠装层外周的电磁绝缘层,设置在电磁绝缘层外周的电磁保护层;五根小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围绕电缆本体的中心位置,任意一根小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均设置在相邻的支撑隔离层之间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区式特种电磁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设置有五对即十根,每两根成一组设置并分别设置在支撑隔离层的两周的位置;所述中型电磁信号屏蔽电缆包括线芯信号线,涂覆在线芯信号线外周的电磁屏蔽层,设置在电磁屏蔽层外周的线芯绝缘层,设置在线芯绝缘层外周的线芯保护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区式特种电磁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分别包括总保护定型层、总第一屏蔽层、总铠甲层、总第二屏蔽层及总保护层;所述总第一屏蔽层和总第二屏蔽层宽度一致并采用专用屏蔽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2、7或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分区式特种电磁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隔离层采用抗电磁干扰屏蔽材料制成,所述支撑隔离层的电磁屏蔽效果自内到外逐渐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凤鸣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凤鸣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82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