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波外场及工业废渣进行高效烟气吸附与净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6500.3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6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红;田晨;高立华;肖德超;郭庆;时明喆;湛文龙;何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B01J20/0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孙奇 |
地址: | 11405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微波 外场 工业 废渣 进行 高效 烟气 吸附 净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烟气吸附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利用微波外场及工业废渣进行高效烟气吸附与净化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将粉煤灰与电石渣通过破碎研磨、配比混料与添加催化剂、超声波浸渍与机械搅拌、微波快速干燥与改性处理、二次破碎与研磨、压制成型以及微波催化活化烧结烟气吸附的方法来实现高效烟气吸附与净化。利用该技术方法不仅可以合理且有效地处理工业废渣,同时还可以使烟气被高效吸附与净化。最终实现绿色减排,节能环保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吸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波外场及工业废渣进行高效烟气吸附与净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绿色生产与节能减排已成为目前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转型方向。对于钢铁冶金企业而言,烧结过程中的气体污染物排放在全流程中占比最高。在烧结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可占全流程的65%,氮氧化物排放也接近全流程的55%。随着近年来超低排放指标与要求的不断严苛,烧结过程中烟气的高效净化与处理变得愈发重要。
现阶段,针对烧结烟气净化的方法主要包括活性炭(焦)吸附法、络合吸附法、氧化吸收法、还原吸收法、以及催化吸收法等多种。这些方法的特点各不相同,且对于烟气的吸附效果也各有利弊。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技术方法中所用原料多为化工原料、且吸附工艺也相对复杂。极大的增加了钢铁企业的生产与烟气治理成本。因此,在保证高效烟气净化的同时如何开发一种全新的工艺简单且低成本的烟气治理方法已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性技术困难。
粉煤灰与电石渣作为常见的工业废渣,不仅排放量极大,且无法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处理。但是从原料的角度,由于粉煤灰与电石渣中含有大量可以与烟气成分发生反应的物质(如氧化钙)。如果可以实现合理利用,无论是对废渣的二次利用还是烧结烟气的治理都具有极大的意义。但遗憾的是,由于高温烧结和使用后的废渣活性极低,使得这些废渣并不能直接被作为制备烟气吸附剂所用原料。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微波外场和工业废渣进行高效烟气吸附与净化的方法。利用该技术方法不仅可以合理且有效地处理工业废渣,同时还可以使烟气被高效吸附与净化。最终实现绿色减排,节能环保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微波外场及工业废渣进行高效烟气吸附与净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破碎与研磨:选取粉煤灰与电石渣两种工业废渣作为原料,分别将两种废渣进行破碎与研磨处理,获得粉体粒度在0.074mm以内的粉料;
步骤(2):配比混料与添加催化剂:将研磨后的粉煤灰、电石渣、催化剂以及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00:80-120:4-12:200-400进行混料;
步骤(3):超声波浸渍与机械搅拌:将混合后的样品放置于超声波下进行超声波浸渍,并且安装机械搅拌桨对混料进行实时的机械搅拌,对混料进行预处理,并以提升混合浆料成分的均匀性;
步骤(4):微波快速干燥与改性处理:将浸渍与搅拌后的浆料置于粘土质的坩埚或容器内,然后送去微波发生器中进行微波快速脱水干燥与改性处理;
步骤(5):二次破碎与研磨:由于步骤(4)中获得的物料存在一定团聚及成块的现象,因而将其进行二次破碎与研磨,使其重新变成粉体;
步骤(6):压制成型:将步骤(5)中所获得的粉料根据相应吸附装置规格进行压制成型,以获得吸附剂材料生坯;
步骤(7):微波催化活化烧结烟气吸附:将步骤(6)中获得的吸附剂材料生胚放置于烟气吸附装置内,在烟气吸附与净化的同时对吸附剂进行微波协同处理。
上述的一种利用微波外场及工业废渣进行高效烟气吸附与净化的方法,其优选方案为,步骤(2)所述的催化剂为氧化铁、硝酸铁、硝酸钠、硝酸钾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65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气环境下工件加热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