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掘进周围地层变形及加固范围确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95490.1 | 申请日: | 2021-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2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衍;陈仁朋;宋旭;吴怀娜;程红战;刘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长沙惟盛赟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8 | 代理人: | 黄敏华 |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掘进 周围 地层 变形 加固 范围 确定 方法 | ||
1.一种盾构掘进周围地层变形及加固范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组合拱模型,确定隧道顶部位置的地层变形
步骤2,确定隧道上方摩擦拱高度
步骤3,确定端承拱初始应力、摩擦拱初始应力及隧道开挖完成后的地层应力;
步骤4,根据步骤3确定端承拱回弹变形量、摩擦拱回弹变形量;
步骤5,根据步骤4确定隧道中心线处的地层变形;
步骤6,综合所预测的地层变形及周围既有结构变形控制标准,确定土拱松动区加固范围;
所述步骤1中,隧道顶部位置的地层变形
其中,
所述步骤2中,隧道上方摩擦拱高度
其中,
所述步骤2中,端承拱顶部在地表以下,端承拱厚度
当C- H2 ≤ 0时,C1 = 0且H1 = 0,此时不考虑端承拱效应;
当0 C- H2 ≤ 0.4B时, H1 = C - H2且C1 = 0,此时部分考虑端承拱效应;
当C- H2 0.4B时, H1 = 0.4B且 C1 = C - H2 - 0.4B,此时完全考虑端承拱效应;
其中,
所述步骤3中,端承拱初始应力为:
其中,σr为端承拱内土体径向应力,σθ为端承拱内土体切向应力,
所述步骤3中,摩擦拱初始应力包括摩擦拱顶部作用应力和摩擦拱平均竖向应力;
所述摩擦拱顶部作用应力为:
所述摩擦拱平均竖向应力为:
其中,
其中,
竖向土压力分布系数,其公式为:
摩擦拱区域竖向土压力为:
摩擦拱区域水平土压力为:
卸载回弹模量为:
其中,
所述步骤4中,端承拱回弹变形量为: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54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