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樱花SSR分子标记引物及在20个樱花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4838.5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4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蒋冬月;沈鑫;孙泽硕;李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袁瑞红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樱花 ssr 分子 标记 引物 20 品种 鉴定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樱花SSR分子标记引物及在20个樱花品种鉴定中的应用,通过从尾叶樱基因组数据中独立开发了樱花品种SSR相关的分子标记引物,对开发的16对SSR引物进行扩增及多态性筛选,最终选择引物ZJF01和ZJF02进行24个品种的鉴定,结果验证通过2对引物组合就能将其中的20个樱花品种进行区分鉴定,可见,本发明能够采用很少的引物组合就能鉴别出20个樱花品种,丰富了樱花品种分子标记鉴定的类型,由于选用的引物对少,可以大大提高鉴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樱花SSR分子标记引物及在20个樱花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樱花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sensu lato)樱亚属植物(subgenusCerasus)的统称。樱花是世界著名观花乔木,盛开时繁花满树,末花时落英缤纷;作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果木和高雅的园林花木,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近百年来,通过自然变异筛选和人工杂交培育出600多个樱花园艺品种。但是,由于许多品种间形态相似性较高、品种来源记载不详、同物异名与异物同名现象频发;且多数樱花先花后叶,花叶不同期,易于杂交,形态变异丰富多样,生活史长、花期相对较短,缺乏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王贤荣,2014,Shi et al.,2013)。
近百年来,人们通过自然变异筛选和杂交培育的方式获得了600多个樱花园艺品种(袁冬明等,2018)。针对这些园艺品种,分类学家先后根据树形、花、果、叶、冬芽等形态特性提出三级、五级分类标准及花期、花色分类标准(时玉娣,2007,藤木俊雄,2009,张琼等,2012)。由于不同学者对形态性状的判断标准不一样,品种间性状交叉、重叠及在不同环境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造成形态学鉴定的困难,从而造成品种名混淆,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等现象时常发生。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分类学家开始使用不同的DNA分子标记研究樱花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人员利用RFLP、AFLP等分子标记区分欧洲甜樱桃(P.avium)与欧洲酸樱桃(P.cerasus)(Badenes and Parfitt,1995;Hisayo et al.,2003;Zamani andBouzari,2012),利用SSR、ISSR和SCAR标记区分樱桃(P.pseudocerasus)、欧洲甜樱桃、草原樱桃(P.fruticosa)、山樱花(P.serrulata)等(Cantini,2001;Khadivi-Khub et al.,2014;Barac et al.,2014;Kato et al.,2014;Zhang and Gu,2016;赵庆杰等,2016;宗宇等,2016)。但是,由于樱花品种繁多,已有的分子标记分辨率低,不足以鉴定区分全部品种,因此,持续不断开发新的分子标记,对于樱花品种鉴定是非常必要的。SSR标记因其多态性高、稳定性好、多等位基因、共显性、数量丰富、基因组覆盖性好和操作简单等优点(Powellet al,1996)广泛用于遗传多样性、品种指纹图谱绘制、品种鉴定、遗传图谱、目的基因定位等领域。本研究从尾叶樱基因组数据中开发樱花品种SSR相关分子标记,并研究其在樱花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对樱花品种鉴定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樱花SSR分子标记引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樱花SSR分子标记引物在樱花品种鉴定中的作用。
本发明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鉴定樱花的试剂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樱花SSR分子标记引物,所述分子标记引物包括如下两对,其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具体如下:
(1)ZJF01:正向引物序列为F:GATGTAGAGGGAGGTTCTGTATTTG(如SEQ ID NO.1所示),反向引物序列为R:ACGGATCTAGTGAGGGATGGGTATG(如SEQ ID NO.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48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EVA发泡鞋底配方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韧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