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股骨克氏针定位调整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94079.2 | 申请日: | 2021-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6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官建中;徐陈;吴敏;王照东;刘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A61B17/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股骨 克氏针 定位 调整 装置 | ||
一种股骨克氏针定位调整装置,其包括蜂窝导向器,以及和蜂窝导向器匹配使用的套筒;在蜂窝导向器内部设置有供克氏针伸入的定位管;在蜂窝导向器内部的第一端设置有供克氏针伸入的活动管,活动管与定位管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活动管的外侧设置能够调节活动管位置的调节结构,和在活动管发生移动时能够保证其稳定性的固定结构;在蜂窝导向器和套筒的外侧设置有容纳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并供其移动的贯穿槽,设置在蜂窝导向器和套筒的贯穿槽尺寸和位置相一致;通过此种在蜂窝导向器内部设置可移动的活动管的设置,从根本改变原有蜂窝导向器的使用原理,有效实现当克氏针定位位置不理想时,对克氏针的位置进行微调整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股骨克氏针定位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克氏针是一种骨科常用的内固定材料,用于固定短小骨折或撕脱骨折等应力不大的骨折固定,也用在骨科手术中临时骨折块的固定中。
目前在临床骨外科手术中经常需要向骨中钻入克氏针或者髓内钉进行固定,植入克氏针的定位过程主要依赖于术者的临床经验,并结合与克氏针尺寸一致的蜂窝导向器进行定位,即术者根据临床经验将克氏针插入到蜂窝导向器一端的圆孔内,然后继续向内伸入克氏针并固定。术中如果发现主钉放入位置不对,需要调节到正确位置时,有两种方法解决:其一是利用术者的手指和触感伸进切口处触摸大转子顶点进行导针位置的重新调整,包括前后和内外侧的移动;反复调整的过程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增加了对患者健康的损害;其二是寻找目标位置,利用蜂窝导向器再重新植入克氏针,但重新植入的克氏针仍不能保证一次性找到目标位置,并在合适位置对其进行固定,因此仍需再次对其进行反复调整,操作很是繁琐。并且,对克氏针或髓内钉的每一次调整均需要进行X光透视检查,不仅增加了手术麻醉时间和局部的组织创伤,还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医生和患者的放射性暴露。
在调整克氏针或髓内钉的位置过程中,蜂窝导向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存在的以下缺陷限制了调整步骤:蜂窝导向器一端的圆孔位置固定,一般由位于中心的第一圆孔和围绕第一圆孔圆心均匀分布的6个圆孔组成,圆孔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均无法进行调整,且圆孔的位置固定,无法满足将克氏针固定在两个圆孔之间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圆孔位置进行微调整,进而保证对克氏针位置进行微调整的定位调整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股骨克氏针定位调整装置。
一种股骨克氏针定位调整装置,其包括蜂窝导向器,以及和蜂窝导向器匹配使用的套筒;在所述蜂窝导向器内部设置有供克氏针伸入的定位管;在所述蜂窝导向器内部的第一端设置有供克氏针伸入的活动管,活动管与定位管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活动管的外侧设置能够调节活动管位置的调节结构,和在活动管发生移动时能够保证其稳定性的固定结构;在所述蜂窝导向器和套筒的外侧设置有容纳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并供其移动的贯穿槽,设置在蜂窝导向器和套筒的贯穿槽尺寸和位置相一致;通过此种在蜂窝导向器内部设置可移动的活动管的设置,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蜂窝导向器的使用原理,有效实现了当克氏针定位位置不理想时,对克氏针的位置进行微调整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蜂窝导向器设置为中空结构,定位管和蜂窝导向器的内侧壁通过连接杆连接;此种设置有效保证定位管在蜂窝导向器内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贯穿槽不完全分离蜂窝导向器,贯穿槽不完全分离套筒;此种设置保证蜂窝导向器的整体性,也保证套筒的整体性。
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为能够套在定位管和活动管外侧的连接带,活动管围绕定位管发生转动时能够带动连接带也围绕着发生移动,但定位管的位置不发生改变;通过调节活动管和定位管之间的距离,有效实现对克氏针位置进行调节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连接带设置为槽口形连接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未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4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SV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照明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