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热辐射散热铜箔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3750.1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9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向小玲;熊泽宣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穗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34 | 分类号: | C25D11/34;C25D3/02;C25D1/04;C23G1/20;C23G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热辐射 散热 铜箔 材料 | ||
本发明涉及铜箔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性能热辐射散热铜箔材料,其植酸盐作为铜箔表面钝化的钝化液,整个处理过程中无废水产生,提高使用环保性,降低污水处理成本;由以下步骤制造:S1、首先将经过清洗的铜料及硫酸、去离子水加入到溶铜罐中,向罐内鼓入压缩空气,在加热条件下,使铜发生氧化,生成的氧化铜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水溶液,当溶解浓度到达120‑150gL时,进入原液罐;S2、将明胶、骨胶、硫服、聚乙烯醇、淀粉以及一些阴离子和金属盐类等添加剂加入电解液中混合,提高铜箔的抗拉强度、延仲率、毛面粗糙度、质量电阻率等性能;S3、采用由专用铁材制作的铁质表面辐筒作为阴极辘,以含银1%优质铅银合金作为阳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箔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性能热辐射散热铜箔材料。
背景技术
铜箔在运输、储存及覆铜箔板生产操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外界环境带来的水汽、落尘、氧化、甚至手印的污染,使铜箔面上产生变色斑点等,另外,在板的高温压制和PCB的加工中受到高温后,铜箔面会出现局部变色、形成氧化铜的斑点,而铜箔表面的这些变化会影响到铜面的可焊性、与油墨的亲合性、附着性,并且会使线路电阻增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植酸盐作为铜箔表面钝化的钝化液,整个处理过程中无废水产生,提高使用环保性,降低污水处理成本的高性能热辐射散热铜箔材料。
本发明的一种高性能热辐射散热铜箔材料,由以下步骤制造:
S1、首先将经过清洗的铜料及硫酸、去离子水加入到溶铜罐中,向罐内鼓入压缩空气,在加热条件下,使铜发生氧化,生成的氧化铜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水溶液,当溶解浓度到达120-150gL时,进入原液罐;
S2、将明胶、骨胶、硫服、聚乙烯醇、淀粉以及一些阴离子和金属盐类等添加剂加入电解液中混合,提高铜箔的抗拉强度、延仲率、毛面粗糙度、质量电阻率等性能;
S3、采用由专用铁材制作的铁质表面辐筒作为阴极辘,以含银1%优质铅银合金作为阳极,在阴阳极之间加入硫酸铜电解液,在直流电作用下,阴极辑上有金属铜析出。随着阴极辑的不断转动,铜不断地在辑面上析出,而不断地将析出的金属铜从辑面上剥离,再经水洗、烘干,缠绕成卷,形成原筒;
S4、采用硫酸或双氧水等溶液去除原筒表面的氧化层;
S5、在铜箔粗化层面上镀一层其他金属,使铜表面不与基材直接接触,增加其耐热性;
S6、使铜箔作为阴极,在植酸盐中通直流电,在铜箔表面形成防氧化膜,以使铜箔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达到防氧化目的。
本发明的一种高性能热辐射散热铜箔材料,所述铜料装入溶铜罐前剪切成条状,并且要经过碱洗、酸洗、水洗,去除表面的油污、灰尘。
本发明的一种高性能热辐射散热铜箔材料,所述硫酸纯度大于等于95%,并且贮存硫酸的容器选用耐酸工程塑料或瓷类容器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一种高性能热辐射散热铜箔材料,所述直流电大小为1000~50000A。
本发明的一种高性能热辐射散热铜箔材料,所述阴极辑表面为光滑镜面。
本发明的一种高性能热辐射散热铜箔材料,所述电镀金属为锌、铜锌合金与镍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植酸盐对铜箔进行防氧化处理,可省略铜箔表面漂洗的工艺步骤,相比传统的采用铬酸盐作为钝化液,用于钝化每吨铜箔节约了水资源约2/3以上,另一方面,采用植酸盐作为铜箔表面钝化的钝化液,整个处理过程中无废水产生,提高使用环保性,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高性能热辐射散热铜箔材料,由以下步骤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穗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穗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37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封装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盗船驱动减速制动三合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