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纺织纱线筒的自动化智能分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2168.3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4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斯雅淇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南通国鑫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06 | 代理人: | 顾新民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纺织 纱线 自动化 智能 分拣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纺织纱线筒的自动化智能分拣装置,包括检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壳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进料壳,所述进料壳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限位壳,所述限位壳设置在检测壳的内部,所述检测壳的下方设置有检测底板,所述检测底板的中间滑动连接有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平台上设置有纺织线筒,所述纺织线筒上缠绕有纺织线,所述检测壳的内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检测壳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多组第一伸缩筒,多组所述第一伸缩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输出杆,所述第一输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紧板,本发明,具有自动判断纺织纱线筒的优劣性和自动检测纺织纱线筒的外观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纺织纱线筒的自动化智能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纺织纱线筒在绕完线后往往需要人工判断绕完的线筒的优劣性,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
纺织纱线筒可以通过判断绕完后线与线之间的空隙总和判断纺织纱线筒的优劣性,当空隙总和较大时,纺织纱线筒往往区域松散,在遭遇剧烈的震动时容易产生松塌脱离纺织纱线筒,进而导致纺织纱线筒失效,而在判断的过程中还需要自动判断纺织纱线筒的外观,当外观过差时也需要提醒相关的工作人员。
因此,设计自动判断纺织纱线筒的优劣性和自动检测纺织纱线筒的外观的一种基于纺织纱线筒的自动化智能分拣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纺织纱线筒的自动化智能分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纺织纱线筒的自动化智能分拣装置,包括检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壳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进料壳,所述进料壳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限位壳,所述限位壳设置在检测壳的内部,所述检测壳的下方设置有检测底板,所述检测底板的中间滑动连接有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平台上设置有纺织线筒,所述纺织线筒上缠绕有纺织线,所述检测壳的内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
所述检测壳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多组第一伸缩筒,多组所述第一伸缩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输出杆,所述第一输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
所述活动平台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分选台,所述分选台的中间设置有第二伸缩筒,所述第二伸缩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出杆,所述第二输出杆的另一端与活动平台的下侧为固定安装,所述检测底板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套筒,所述第二伸缩筒的左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三伸缩筒,所述第三伸缩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输出杆,所述第三输出杆的一端设置有推板,所述第二伸缩筒的右侧和前侧均设置有储存筒;
所述自动化智能分拣装置使用的系统为智能检测系统,所述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输入模块、计算模块、筛选模块、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计算模块电连接,所述输入模块与计算模块电连接,所述计算模块与筛选模块电连接;
所述检测模块的作用在于检测检测壳内部的环境参数及检测纺织线筒的体积参数,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纺织线的参数,所述计算模块的作用在于综合各个参数并计算出间隙率,所述筛选模块的作用在于根据计算模块的计算结果对纺织线筒进行筛选,所述报警模块的作用在于提醒相关的工作人员该系统的工作状态存在问题。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湿度检测单元、体积检测单元,所述筛选模块包括走料单元、推料单元;所述湿度检测单元与湿度传感器为电连接,所述体积检测单元的距离传感器为电连接,所述走料单元与第二伸缩筒为电连接,所述推料单元与第三伸缩筒为电连接;
所述湿度检测单元的作用在于检测检测壳内部的环境湿度,所述体积检测单元的作用在于检测纺织线筒的体积,所述走料单元的作用在于运送纺织线筒,所述推料单元的作用在于筛选纺织线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斯雅淇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斯雅淇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21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