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分布式电池多点测温系统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91167.7 | 申请日: | 2021-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5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统玉;宁雅农;刘振亚;李德虎;代书厅;金光贤;杨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感芯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微感光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1/32 | 分类号: | G01K11/32;G01K11/324;G01K1/143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保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4 | 代理人: | 高淑怡;赖秀芳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分布式 电池 多点 测温 系统 应用 | ||
1.一种光纤分布式电池多点测温系统,所述测温系统设置于电池组中用于测量电池单体的温度并实时反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光纤分布式测温模块、一段引导光纤、多个光纤夹、多段传感光纤、多段隔离光纤;所述光纤夹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光纤、隔离光纤,并贴合设置在电池上感应电池温度;所述光纤夹包括用于放置所述传感光纤的光纤传感腔;所述光纤夹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隔离光纤的隔离光纤存放腔;一个光纤夹、一段传感光纤、一段隔离光纤共同组成一个测温探头;所述光纤夹分别设有供所述传感光纤、隔离光纤穿过的光纤孔,传感光纤的一部分与隔离光纤的一部分分别通过所述光纤孔延伸出所述光纤夹外部;多个所述测温探头通过相互交叉的所述传感光纤和隔离光纤连接,第一个测温探头的传感光纤与引导光纤的一端连接;所述引导光纤的另一端与所述光纤测温模块连接;
所述光纤夹的形状与电池形状相适配,所述传感光纤多圈盘绕设置在所述光纤传感腔中,且盘绕后的所述传感光纤形成与电池形状相适配的传感面;所述隔离光纤多圈盘绕设置在所述光纤夹的隔离光纤存放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分布式电池多点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光纤外周设有导热粘接层;且盘绕后的所述传感光纤形成的传感面设有导热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分布式电池多点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光纤存放腔设有用于隔离所述隔离光纤与所述光纤夹的隔热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分布式电池多点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光纤弯曲处的半径大于所用光纤的最小弯曲半径;所述隔离光纤弯曲处的半径大于所用光纤的最小弯曲半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分布式电池多点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夹外周套设有卡框,所述卡框与电池接触的一面设有固定卡针,且所述卡框设有与所述光纤孔对应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分布式电池多点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夹与电池接触的一面设有至少3个固定卡勾,所述固定卡勾间隔围设形成与电池固定的卡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分布式电池多点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测温探头的间距可以为零到几百米之间任意调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分布式电池多点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分布式测温模块包括多个光纤通道,每个光纤通道与一组串联的多个光纤测温探头连接,各个光纤通道的多个测温探头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模块构成所述光纤分布式电池多点测温系统。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分布式电池多点测温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光纤分布式电池多点测温系统应用于电池多点测温装置,可安装在电池箱、电池柜以及电池集装箱中,通过所述光纤测温模块测量每个所述测温探头的温度并反馈,以实现对每个所述测温探头对应电池的温度监测以及电池具体位置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感芯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微感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感芯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微感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11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片内可调节带宽的LDO模块
- 下一篇:一种体感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