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形柔性变刚度机器人抓手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0146.3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8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崔艳慧;彭稳中;潘频华;许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B25J15/08 | 分类号: | B25J15/08;B25J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李崇章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刚度 机器人 抓手 | ||
1.一种随形柔性变刚度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水平距离可调的抓手结构,所述抓手结构包括第一伸缩管(1)和抓手机构(2),抓手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和抓手本体(23),所述第一固定板(2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管(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板(2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管(1)的第二端,所述抓手本体(23)包括第一直线元件(231)和斜面元件(232),所述第一直线元件(231)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连接,所述斜面元件(232)与所述第一直线元件(231)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直线元件(231)和斜面元件(232)在第一伸缩管(1)形变时发生弯折且在长度方向延伸量为零;
所述第一伸缩管(1)内填充有颗粒物(4),所述第一伸缩管(1)内还设置活塞(5),所述活塞(5)挤压所述颗粒物(4)以驱动所述第一伸缩管(1)形变;
所述颗粒物(4)为柔性颗粒和刚性颗粒,所述柔性颗粒为硅胶球,所述刚性颗粒为玻璃珠;
所述抓手本体(23)还包括第二直线元件(233),所述第二直线元件(233)用以连接第一直线元件(231)的端部和斜面元件(232)的端部,所述第二直线元件(233)与所述第一直线元件(231)的夹角大于九十度,且所述第二直线元件(233)部分伸出斜面元件(232),在第一直线元件(231)和斜面元件(232)之间还设置有若干根肋条(234),各肋条(234)间隔设置,且各肋条(234)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随形柔性变刚度机器人抓手还包括固定连接板(3),所述固定连接板(3)上设置有两个滑槽(31),所述两个滑槽(31)关于固定连接板(3)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布置,所述第一伸缩管(1)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槽(3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形柔性变刚度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结构还包括第二伸缩管(6),所述第二伸缩管(6)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连接板(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管(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伸缩管(1)的第一端连通,并在第二伸缩管(6)的第一端处设置有第三固定板(7),所述第二伸缩管(6)内填充有颗粒物(4),所述第一直线元件(231)在远离斜面元件(232)的一端设置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与所述第三固定板(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形柔性变刚度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管(1)的外缘环设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2)连接,所述第一弹簧(8)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第二伸缩管(6)的外缘环设有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1)和所述第三固定板(7)连接,且所述第二弹簧(9)处于拉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形柔性变刚度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管(1)和所述第二伸缩管(6)为钢丝编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01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