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三维五轴激光切割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0104.X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4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钢;范卫国;周文浩;金辉;许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刘秀颖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三维 激光 切割 结构 | ||
1.一种新型三维五轴激光切割头结构,包括可变准直系统(1)、光路系统(2)、随动系统(3)、防碰撞系统(4)、B轴主体(5)、双曲线齿轮减速机构(6)、切割头主体(7)、上盖(8)和前盖(9),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准直系统(1)由准直电机(101)、旋转轴(102)、导轨(103)、可变准直座(104)、准直镜组座(105)和准直模块(106)组成;所述光路系统(2)由一号轴(201)、第一折返镜(202)、二号轴(203)、第二折返镜(204)、切割头主体(205)、聚焦模块(206)、和切割嘴(207)组成,所述随动系统(3)由随动电机(301)、斜齿轮直角传动机构(302)、传动丝杠(303)、第二导轨(304)和升降连接件(305)组成,所述防碰撞系统(4)由上部连接件(401)、电磁铁(402)、耐热钕磁铁(403)、上电路板(404)、下电路板(405)、上紧箍(406)、波纹防护罩(407)和下紧箍(408)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五轴激光切割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准直座(104)与准直模块(106)相连接,准直电机(101)带动旋转轴(102)使准直镜组座(105)沿导轨(103)上下移动,实现准直镜组的轴向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五轴激光切割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光纤出来的激光束经过所述可变准直系统(1)后变为理想的平行光束,平行光束在光路系统(2)中经过一号轴(201)、第一折返镜(202)、二号轴(203)、第二折返镜(204)、切割头主体(205)、聚焦模块(206),最后从切割嘴(207)处聚焦到加工物体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五轴激光切割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曲线齿轮减速机构(6)安装在B轴(5)主体内,带动切割头主体(7)沿二号轴(203)轴线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五轴激光切割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系统(3)中第二导轨(304)连接在升降连接件(305)上,通过随动电机(301)带动斜齿轮直角传动机构(302)旋转、斜齿轮直角传动机构(302)与传动丝杠(303)相连,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升降连接件(305)与上部连接件(401)刚性连接,最终保证切割嘴(207)与工件加工表面的高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五轴激光切割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碰撞系统(4)中,上紧箍(406)和下紧箍(408)分别将波纹防护罩(407)固定在上部连接件(401)和聚焦模块(409)之间,上电路板(404)、电磁铁(402)固定在上部连接件(401),下电路板(405)、耐热钕磁铁(403)固定在聚焦模块(409)上,上电路板(404)和下电路板(405)采用触点连接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五轴激光切割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嘴(207)与加工物体产生接触时,上部连接件(401)和聚焦模块(206)之间产生错位,触点断开,反馈到控制系统,机床停止移动规避撞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01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