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超高温隔热抗氧化陶瓷涂层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89942.5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5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曾伟荣;曾伟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极客亮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6 | 分类号: | C04B35/56;C04B35/622;C04B35/6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董梦娟 |
地址: | 5105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温 隔热 氧化 陶瓷 涂层 | ||
1.一种耐超高温隔热抗氧化陶瓷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超高温隔热抗氧化陶瓷涂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碳化钽30-40份、碳化铪20-30份、碳化钛15-22份、二氧化硅包覆碳化硅复合微球10-18份、二氧化锆5-12份以及氮化硼1-5份;所述二氧化硅包覆碳化硅复合微球的二氧化硅与碳化硅之间包括多孔结构层或者空腔结构层;所述二氧化硅包覆碳化硅复合微球的二氧化硅层为介孔二氧化硅;所述二氧化硅包覆碳化硅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在碳化硅纳米粒子表面制备一层乙酸丁酸纤维素;
S2.将步骤S1得到的产物分散于水溶液中,升温至40-60℃,然后加入正硅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将pH值调至10.5-11.5反应5-10h,然后离心分离;
S3.将步骤S2得到的产物分散于硝酸铵的乙醇溶液中,80℃回流6h,除去乙酸乙酯,得到介孔二氧化硅层;
S4.将步骤S3得到的产物分散于丙酮溶剂中,加热回流6h,除去乙酸丁酸纤维素,得到中空结构层,最终得到二氧化硅包覆碳化硅复合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超高温隔热抗氧化陶瓷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超高温隔热抗氧化陶瓷涂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碳化钽35-40份、碳化铪20-25份、碳化钛15-18份、二氧化硅包覆碳化硅复合微球12-15份、二氧化锆5-10份以及氮化硼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超高温隔热抗氧化陶瓷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为多孔碳化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超高温隔热抗氧化陶瓷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层或者空腔结构层通过溶剂相分离或者热致相分离制备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超高温隔热抗氧化陶瓷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的粒径为20-200nm;所述多孔结构层的孔径为20-80nm;所述空腔结构层的厚度为50-15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超高温隔热抗氧化陶瓷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的厚度为50-2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耐超高温隔热抗氧化陶瓷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超高温隔热抗氧化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称取碳化钽30-50份、碳化钛20-35份、二氧化硅包覆碳化硅复合微球10-25份、二氧化锆5-15份以及氮化硼1-5份,混合球磨,得到混合粉末;将所述混合粉末与无水乙醇以质量比1-2:1混合均匀,然后涂覆至金属或者纤维基材表面,180-220℃烘烤1h,即得到所述耐超高温隔热抗氧化陶瓷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极客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极客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99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