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的镁锂合金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89131.5 | 申请日: | 2021-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5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升;田光元;杨兴海;张弛;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23/00 | 分类号: | C22C23/00;C22C1/03;C21D1/18;C22F1/06;C22F1/02;C22C23/06;C22B9/04;C22B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度 强度 高模量 合金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的镁锂合金及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镁合金的技术领域。所述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的镁锂合金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Gd:0.5‑5wt.%,Al:0.5‑6wt.%,Y:0.5‑10wt.%,Li:8‑16wt.%,Zr:0‑1wt.%,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Zr元素的含量选择不能为0。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合金配料、烘料、真空熔炼铸造和热处理。本发明解决了传统Mg‑Al‑Zn、Mg‑Gd‑Y‑Zr、Mg‑Li‑Al镁合金无法实现的模量提升,采用全自动真空熔炼精确控制成分,无环境污染、避免了氧化烧损等问题,制备过程安全可靠,成分工艺性能可重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镁合金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的镁锂合金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镁合金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而且它也具有可回收重复利用性,是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武器装甲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然而,由于镁的密排六方结构致使其晶格滑移系数较少,在挤压、轧制、锻造、冲压等工艺过程中表现出较差的塑性。故而,镁锂合金的研究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LA系列镁锂合金密度在1.35-1.65g/cm3之间,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例如LA141以14wt.%Li、1wt.%Al为主要合金成分,比普通镁合金质量轻1/4-1/3,比铝合金质量轻1/3-1/2。用镁锂合金替代部分铝合金、钛合金及铍合金,可获得显著的减重效果。镁锂合金除普通镁合金的优点外,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阻尼性能以及电磁屏蔽性等优异性能,应用范围较广。
然而,由于现有大多数镁锂合金中的绝对强度和弹性模量低,抗蠕变性能差和室温过时效和耐腐蚀性差,故而限制了其在高性能工程化方面的应用。
目前,在镁锂合金中,随着Li含量的增加,镁合金的密排六方结构(HCP结构,α单相)晶格轴比(c/a)降低,除基面滑移{0001}112_0外,增加了一
—个棱面滑移系{1010}112_0。同时,晶体结构从HCP结构向体心立方结构(BCC结构,β单相)转变,提高合金的延展性,塑性成型能力。
根据Mg-Li二元相图可知,当锂含量低于5.7wt.%时,合金由α-Mg单相组成;当锂含量介于5.7-10.3wt.%时,合金由α-Mg和β-Li两相组成;当锂含量超过10.3wt.%时,合金由β-Li单相组成。
而BCC结构的β-Li相在Mg-Li合金中存在较多的晶格滑移系,在变形加工过程中不易发生硬化。针对镁锂合金的强化工艺,国内外学者主要通过合金化、热处理及变形加工处理等使镁锂合金获得析出强化、固溶强化、细晶强化等复合强化效果。
合金化是提高金属性能最基本的方法之一。镁锂合金中研究最多的是Al、Zn作为主要的合金化元素的Mg-Li-Al(LA)系和Mg-Li-Zn(LZ)系。但是单纯研究Mg-Al-Li、Mg-Al-Zn等合金体系虽然强度得以提升,仍暴露出力学性能不高、热稳定性差等问题,前述问题仍是镁锂合金进一步发展的掣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者在三元合金的基础之上通过添加合金元素来提高力学性能。而添加常规元素,在强化Mg-Li合金的同时,会降低铸锭塑性,容易引起脆性断裂,尤其是存在过时效。
近年来,人们发现添加稀土元素可以弥补常规元素的缺陷,很好地起到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的效果;并且还可以细化晶粒、净化熔体、改善铸锭的力学性能以及耐腐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91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