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8964.X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2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吴聪苗;曾海师;唐潘;张宁辉;朱有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10/0525;H01M10/058;H01M10/0587;H01M50/531;H01M50/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菲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结构,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电芯结构包括交替设置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正极极片包括正极绝缘层、在正极绝缘层表面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在第一导电层表面的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层、以及在第二导电层表面的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层;负极极片包括负极绝缘层、在负极绝缘层表面的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在第三导电层的表面的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以及在第四导电层表面的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相邻设置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通过隔离膜分离,正极极片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电流分别通过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导出;负极极片的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的电流分别通过第三极耳和第四极耳导出。其能够改善锂电池的性能缺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锂电池结构,一般使用铝箔和铜箔作为正负极,该类型的锂电池的电池性能更容易产生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结构,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的锂电池的性能缺陷。
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结构,包括:交替设置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
正极极片包括正极绝缘层、在正极绝缘层两个表面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在第一导电层表面的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层、以及在第二导电层表面的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层;
负极极片包括负极绝缘层、在负极绝缘层两个表面的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在第三导电层的表面的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以及在第四导电层表面的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
相邻设置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通过隔离膜分离;
正极极片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电流分别通过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导出;
负极极片的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的电流分别通过第三极耳和第四极耳导出。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芯结构的有益效果包括:
电芯结构包括交替设置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相邻设置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通过隔离膜分离,则在电池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层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层中的任一者与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和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中的任一者和隔离膜可以组成一个锂离子电池,由于正极绝缘层和负极绝缘层的存在,能够将组成的锂离子电池隔离开来,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电流分别通过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导出,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的电流分别通过第三极耳和第四极耳导出,使得整个电芯结构可以看作是多个独立的锂离子电池,多个独立的锂离子电池没有共用集流体,这多个独立的锂离子电池共同决定了整个电芯结构的性能。通过设计多个独立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能够锂电池的性能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电芯结构的截面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芯结构的第一种的极耳排布方式;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芯结构的第二种的极耳排布方式;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芯结构的第三种的极耳排布方式;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芯结构的第四种的极耳排布方式;
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芯结构的第五种的极耳排布方式;
图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芯结构的第六种的极耳排布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89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