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旧聚酯瓶生产塑编袋、包装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6785.2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3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明;李芳;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聚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B17/02;B29D22/00;C08L67/02;C08L67/04;C08L91/00;C08K5/11;C08K5/17;C08K5/1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地址: | 23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聚酯瓶 生产 塑编袋 装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聚酯瓶生产塑编袋、包装袋的方法,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再生PET进行化学改性,制得的改性PET兼具PET、氨基甲酸酯和硅氧烷结构,从而改善再生PET的加工性能和再加工制成塑料制品的应用性能;并且本发明在制备的改性PET的基础上还适量添加了增强剂、抗静电剂和抗氧剂,目的是通过物理共混的方式来进一步优化再生PET的加工性能和再加工制成塑料制品的应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聚酯瓶生产塑编袋、包装袋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瓶,又称PET瓶,PET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反应生成的聚合物。PET瓶具有质轻、透明度高、耐冲击、不易碎裂等特性,还可以阻止二氧化碳气体,让汽水保持有“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矿泉水、汽水等饮品的包装。
随着PET瓶的广泛应用,每年有成千上万吨废旧PET瓶产生,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人们对废旧PET瓶进行回收利用。目前PET瓶的再生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化学手段,对PET废料进行解聚反应后再加入多元酸或多元醇经酯化反应制备新的聚酯,但这种方法存在能耗大的问题,因为解聚反应通常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另一种是采用物理手段,直接由PET废料加工塑料制品,但为了保证塑料制品的使用性能,通常需要添加助剂,如增强剂、增塑剂、抗静电剂、抗氧剂、抗紫外线剂等,对PET废料进行共混改性。本发明将化学手段和物理手段相结合,在尽可能减少能耗的条件下实现废旧聚酯瓶的再生利用,并且确保制备的塑编袋或者包装袋具有优良的应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废旧聚酯瓶生产塑编袋、包装袋的方法,先采用化学改性结合物理改性的方式制备混合料,再由混合料加工生产塑编袋、包装袋,利用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废旧聚酯瓶的高效再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利用制备的混合料生产得到具有优良应用性能的塑编袋、包装袋,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旧聚酯瓶生产塑编袋、包装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机械手段分离除去废旧聚酯瓶上的非PET部分,再经洗涤、破碎,得到PET废料;
(2)利用混炼型双螺杆挤出机对PET废料进行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得到再生PET粒料;
(3)向再生PET粒料中加入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充分混合后转至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中反应挤出,冷却切粒,得到改性PET粒料;
(4)向改性PET粒料中加入增强剂、增塑剂和抗静电剂,充分混合后转至混炼型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得到混合料;
(5)采用混合料经拉丝、编织工序加工成塑编袋,或者采用混合料经吹塑工序加工成包装袋。
PET废料的塑性破坏严重,成型性差,强度低,本发明借助化学改性和物理共混的技术手段来改善其加工性能以及再加工制成塑料制品的应用性能。
所述混炼型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30-50):1,螺杆转速为100-400r/min,螺杆温度为240-255℃。
所述再生PET粒料、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1000:(20-50)。由于本发明采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作为反应器,反应温度较高,在没有添加催化剂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反应速率足以快速完成反应。
所述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60):1,螺杆转速为100-400r/min,螺杆温度为240-255℃。
所述改性PET粒料、增强剂、增塑剂和抗静电剂的质量比为100:(5-20)(1-10):(0.2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聚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聚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67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