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铜掺杂钒氧化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4452.6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1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张志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复源芥子空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9/00;C22C32/00;B22F3/11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雷向永 |
地址: | 221136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掺杂 氧化物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孔铜掺杂钒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不同粒径的铜粉和五氧化二钒粉末研磨混合得到Cu-V2O5合金粉末;将得到的Cu-V2O5合金粉末和粘结剂、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得到铸膜液;将得到的铸膜液采用平板刮膜法制得不同厚度的湿膜,并将制得的湿膜通过浸入沉淀相转化法获得多孔结构,晾干后得到合金膜;将得到的合金膜进行氧化热处理,在空气氛围下进行烧结,其中升温速率为1~10℃/min,烧结最高温度为400~600℃,保温60~120min后自然冷却得到氧化处理后的合金膜;
将得到的氧化处理后的合金膜进行还原热处理,首先在氢气和氩气氛围下进行预反应,其中升温速率为1~10℃/min,烧结最高温度为600~700℃,保温60~120min;然后继续升温,其中升温速率为1~10℃/min,烧结最高温度为700~900℃,保温60~120min后自然冷却得到多孔铜掺杂钒氧化物复合膜;
将得到的多孔铜掺杂钒氧化物复合膜裁剪,得到多孔铜掺杂钒氧化物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粉的粒径范围为1~10μm,五氧化二钒的粒径为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氧化二钒粉末占Cu-V2O5合金粉末的质量百分比为0.5%~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聚丙烯腈,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V2O5合金粉末、有机溶剂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25~20):(20~1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铸膜液的具体方法为:将Cu-V2O5合金粉末和粘结剂在真空干燥箱中50℃~70℃下干燥12~24h,将干燥后的Cu-V2O5合金粉末、粘结剂与有机溶剂混合并搅拌至均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膜厚度为100μm~2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原热处理氢气流速为100~200sccm,氩气流速为100~200sccm。
9.由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多孔铜掺杂钒氧化物电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复源芥子空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复源芥子空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44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