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院外心脏骤停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84171.0 | 申请日: | 2021-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3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国;徐峰;张建波;边圆;郑佳琪;程凯;刘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16H50/70;G16H70/2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黄海丽 |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心 脏骤停 数据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医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院外心脏骤停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若干个病历流水表;对每个病例流水表剔除噪音数据;对剔除噪音数据后的病例流水表筛选出A份急救病历;根据设定关键词,从A份急救病历中筛选出B份目标病历;针对B份目标病历,筛选出C份心脏骤停病历,将其余未被选中的B‑C份目标病历作为剩余病例;从B‑C份剩余病例中,再筛选出被遗漏的D份心脏骤停病历;将D份心脏骤停病历补充到C份心脏骤停病历中,得到C+D份心脏骤停病历;从C+D份心脏骤停病历中,筛选出心脏骤停指标,将每一份病历与其对应的心脏骤停指标进行存储。本发明可以实现院外心脏骤停数据的准确梳理和存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院外心脏骤停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到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泵血功能停止,其一旦发生,全身血流供应立即中断,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血供,将发生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
对心脏骤停人群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患者的预后情况,帮助研究人员探索基线特征、关键治疗措施和结局之间的关系,区分和确认复苏治疗中的弱点。
目前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心脏骤停数据的采集缺乏有效的数据获取、数据修正、数据质控方面的考虑,导致从不同地区、医院采集的院外心脏骤停数据质量较低,一方面,不同地区的院外心脏骤停数据因为格式内容不统一,不能实现数据的整合;另外一方面,不同地区的院外心脏骤停数据因为名词术语不统一,不能够实现数据的精准抓取;还有,不同地区的院外心脏骤停数据缺乏纠正处理过程和质量管控过程,采集的心脏骤停数据质量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院外心脏骤停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院外心脏骤停数据处理方法;
院外心脏骤停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若干个病历流水表;对每个病例流水表剔除噪音数据;对剔除噪音数据后的病例流水表筛选出A份急救病历;
根据设定关键词,从A份急救病历中筛选出B份目标病历;
针对B份目标病历,筛选出C份心脏骤停病历,将其余未被选中的B-C份目标病历作为剩余病例;
从B-C份剩余病例中,再筛选出被遗漏的D份心脏骤停病历;
将D份心脏骤停病历补充到C份心脏骤停病历中,得到C+D份心脏骤停病历;
从C+D份心脏骤停病历中,筛选出心脏骤停指标,将每一份病历与其对应的心脏骤停指标,存储到心脏骤停数据库中;其中,所述A、B、C和D均为正整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院外心脏骤停数据处理系统;
院外心脏骤停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其被配置为:获取若干个病历流水表;对每个病例流水表剔除噪音数据;对剔除噪音数据后的病例流水表筛选出A份急救病历;
第一筛选模块,其被配置为:根据设定关键词,从A份急救病历中筛选出B份目标病历;
第二筛选模块,其被配置为:针对B份目标病历,筛选出C份心脏骤停病历,将其余未被选中的B-C份目标病历作为剩余病例;
第三筛选模块,其被配置为:从B-C份剩余病例中,再筛选出被遗漏的D份心脏骤停病历;
补充模块,其被配置为:将D份心脏骤停病历补充到C份心脏骤停病历中,得到C+D份心脏骤停病历;
存储模块,其被配置为:从C+D份心脏骤停病历中,筛选出心脏骤停指标,将每一份病历与其对应的心脏骤停指标,存储到心脏骤停数据库中;其中,所述A、B、C和D均为正整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未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4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