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中台的台区电压干扰装置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82896.6 | 申请日: | 2021-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9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文华;安义;蒙天骐;戚沁雅;徐在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民营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电压 干扰 装置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数据中台的台区电压干扰装置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第一步从数据中台的各个数据库中获取计算所需的配电台区数据;第二步基于中台的实时计算平台Storm对台区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预处理、剔除数据缺失的台区,台区电压干扰装置的并行计算;第三步基于数据中台的分布式消息队列Kafka将第二步计算出存在电压干扰装置台区以工单形式自动保存到Oracle数据库;第四步运维单位依据工单内容赴现场拆除电压干扰装置,并在系统中填报拆除结果,系统循环计算,对未拆除电压干扰装置的台区工单继续保留,已拆除的台区实现工单自动归档。改变传统人工现场排查的方式,实现台区电压干扰装置在线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中台的台区电压干扰装置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配电台区的电压稳定直接决定了供电质量和用户的用电体验,供电公司的优质服务很大程度受台区低电压和用户低电压的影响,因此供电公司一直将配电台区的电压合格率作为对各基层运维单位的考核指标,运维单位每年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台区电压质量进行治理。
与此同时,配电运维单位受台区电压合格率指标压力困扰,在JP柜安装台区电压干扰装置,以达到满足台区电压合格率的目的,通过在台区与采集器之间串联一个电压干扰装置,干扰装置持续的给电压采集器传送设定好的区间范围内的数值,以此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但并未真实反应台区的电压,导致采集数据失真,进而影响到用户侧电压质量、线损及基于台区电压的数据分析结果,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益和安全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中台的台区电压干扰装置检测方法及系统,用于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中台的台区电压干扰装置检测方法,包括:基于获取数据中台的配变电压时间序列数据、配变电流时间序列数据,分别构建第一电压时间序列矩阵以及第一电流时间序列矩阵;计算所述第一电压时间序列矩阵中单日内某一配变三相电压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获取单日内某一配变三相电压两两之间相关系数的最小值,使得到每台配变相电压之间相关系数的最小序列 ;筛选出所述最小序列中小于预设值的每台配变相电压之间相关系数,并构建相对应的第二电压时间序列矩阵以及第二电流时间序列矩阵;分别计算所述第二电压时间序列矩阵中每个时间序列下的三相电压差值,所述第二电流时间序列矩阵中每个时间序列下的三相电流差值,使得到电压差值矩阵和电流差值矩阵;对所述电压差值矩阵和所述电流差值矩阵进行线性回归计算,使得到每台配变的线性回归方程,其中,每台配变的线性回归方程的表达式为:,式中,为第台配变的电压差值,为第台配变的电流差值,为第台配变的某一时间点的电流差值,为截距,为第台配变的回归系数,为第台配变的电压差值的方差;基于获取的每台配变的线性回归方程,判断某一台配变的电压差值的方差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某一台配变的电压差值的方差不大于第一预设值,则判断某一台配变的回归系数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值;若某一台配变的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值,则台区存在电压干扰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28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