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风理疗舱多维度自控装置及其自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82787.4 | 申请日: | 2021-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9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付权;张文局;张弛;张杨;吴启波;王余风;张启亮;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医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G10/02 | 分类号: | A61G10/02;F24F7/08;F24F11/64;F24F11/89;F24F13/02;F24H3/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郎海云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蜀山新产业园区自***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理疗 多维 自控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通风理疗舱多维度自控装置,理疗舱(1)配置有躺板床(2)和靠枕(3),理疗舱(1)底部配置有通风装置(4),其特征在于:
理疗舱(1)内配置有位于躺板床(2)下方的主进风管(5)和主出风管(6),所述躺板床(2)上由下方嵌入安装有若干风触管(7),所述风触管(7)的上侧开口与躺板床(2)的上侧面平齐;
所述风触管(7)上连接有与主进风管(5)连接的进气支管(8),所述风触管(7)上连接有与主出风管(6)连接的出气支管(9);
所述进气支管(8)上配置有加热器(10),所述出气支管(9)上配置有气体流速传感器(14)和单向阀(15);
所述风触管(7)的中心位置安装有传感插头(11),所述传感插头(11)的上侧端面嵌入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2)和湿度传感器(13);
基于一种通风理疗舱多维度自控装置的自控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㈠包括主控系统,主控系统实时获取温度传感器(12)、湿度传感器(13)、气体流速传感器(14)传感检测到的信息,主控系统对加热器(10)进行驱动控制;
㈡人体躺在躺板床(2)上方,温度传感器(12)传感检测到初始的人体表皮温度,湿度传感器(13)传感检测到初始的人体表皮湿度;
㈢通风装置(4)启动,对主进风管(5)、主出风管(6)开始循环气流;
㈣主控系统根据获取到初始的人体表皮温度、湿度信息,主控系统控制加热器(10)进行与初始的人体表皮温度、湿度信息相匹配的加热温度;
㈤初始加热持续一定之间后,主控系统控制加热器(10)进行预设加热温度值的加热操作;
主控系统内预设气流速度参考阈值,当气体流速传感器(14)传感检测到当前出气支管(9)上的气流速度小于气流速度参考阈值时,主控系统判定当前位置的风触管(7)上方无人体躯体覆盖,加热器(10)无加热动作;
主控系统内预设最大接触温度参考阈值,当温度传感器(12)检测到进入风触管(7)内的气流温度大于最大接触温度参考阈值时,主控系统驱控加热器(10)停止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理疗舱多维度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支管(8)包括一段内壁镀银层的铜管,铜管位于加热器(10)的加热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理疗舱多维度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进风管(5)、主出风管(6)独立与通风装置(4)内的气流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理疗舱多维度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触管(7)底部外围设置有限位环(701),所述限位环(701)上侧面嵌入配置有密封垫圈(702);
所述风触管(7)底部外围设置有若干边侧支架板(703),所述边侧支架板(703)上开设有安装通孔(7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理疗舱多维度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插头(11)底部设置有六角底帽(1101),所述六角底帽(1101)的底侧面设置有与温度传感器(12)、湿度传感器(13)电连接的信号线插口(1104);
所述传感插头(11)设有位于六角底帽(1101)相配合的限位底盘(1102),所述传感插头(11)的外环侧面设有一段安装螺纹(1103),所述安装螺纹(1103)位于限位底盘(1102)上侧;
所述风触管(7)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中心螺孔(705),所述传感插头(11)的安装螺纹(1103)配合安装在风触管(7)的中心螺孔(705)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风理疗舱多维度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限位底盘(1102)的直径尺寸大于六角底帽(1101)的最大宽度尺寸,限位底盘(1102)的直径尺寸大于限位底盘(1102)以上的传感插头(11)的宽度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理疗舱多维度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触管(7)的内径开口尺寸为15~20mm,所述传感插头(11)上端的温度传感器(12)、湿度传感器(13)与风触管(7)的上侧开口的高度距离差为10~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医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未经特医科技(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27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