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外曲面收缩工程的可伸缩调节式爬架的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2559.7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3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林玉竹;迟长哲;余爱民;江张宿;郭磊;田亮;陈胜召;蓝思成;畅继鹏;邱锐;范金秋;陈桓;罗艳峰;何丰丰;黄庆坤;彭勇军;熊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设集团中南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5/00;E04G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李腾飞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曲面 收缩 工程 伸缩 调节 式爬架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曲面收缩工程的可伸缩调节式爬架的施工工法,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放线、水平桁架安装、丁字板套筒预埋、安装主框架及架体搭设、槽钢挑梁及附着支座安装和收缩钢管安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工法架体安全性高,搭设一次成型,与传统爬架相比,减少了爬架的搭拆次数,降低高空作业的频率及安全隐患,通过可调节附着支座,架体实现随楼层外立面变化而斜向爬升,且提升效率高,节约施工成本,解决收缩调节的问题避免中途搭拆,至少节省脚手板、安全网等材料约46%,节约中途搭拆的人工约94%,本工法应用于外曲面收缩流线型工程的主体结构,架体外观更美观、大方,与主体结构结合得更是相得益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外曲面收缩工程的可伸缩调节式爬架的施工工法,具体为一种可伸缩调节式爬架的施工工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外部防护外架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以下简称“爬架”)等新型外防护体系,但在外曲面收缩工程中,传统爬架无法满足收缩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外曲面收缩工程的可伸缩调节式爬架的施工工法,本工法通过对传统爬架进行技术革新,运用可调节附着支座及伸缩套管配合的方法解决了在外曲面收缩工程中的伸缩调节斜向爬升难题,提高了施工效率,有效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施工安全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外曲面收缩工程的可伸缩调节式爬架的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包括材料准备、机具准备、技术准备和人员准备。
步骤二、施工放线,根据架体施工排布图及架体施工运行收缩轨迹图放出主框架与结构外檐角度,且主框架的安装遵循“三个平行”原则。
步骤三、水平桁架安装,底部落地找平架搭设完毕后,按照施工图在每根找平架短管上划出水平桁架位置,相邻桁架用5个转向扣件连接。
步骤四、丁字板套筒预埋,沿已放好的轨迹线在楼板砼浇筑前,按间距固定丁字板套筒。
步骤五、安装主框架及架体搭设,当水平支承桁架组装后,吊装导轨主框架,确定主框架位置后在水平支承桁架上划线标示,距主框架中心一定距离处先搭设一根连接小横杆,并将主框架底部横杆与连接小横杆用两个转扣锁紧,且主框架两侧用两根钢管打两个斜撑固定主框架,初步吊直后锁紧斜撑。
步骤六、槽钢挑梁及附着支座安装,在已预埋的丁字板套筒处安装槽钢挑梁并使用垫片、螺杆及螺母临时固定,再将附着支座从主框架导轨的临时固定处,移到槽钢挑梁安装部位,用螺栓紧固槽钢挑梁与附着支座,并立即在附着支座下部,主框架导轨两边各固定2个扣件并打紧。
步骤七、收缩钢管安装,架体区域设置分组缝,架体内外搭接或架体连接采用套管形式将挤压的力在两端进行消散,节点区域设置多个分组缝,具体分组组数根据工程结构平面图及收缩的尺寸来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二中,三个平行”原则即:同组内各主框架平行,主框架与相连槽钢挑梁平行,同组内爬升轨迹与主框架平行,放出轨迹线后用标准方木沿轨迹线外伸1.5m后固定,用于调整主框架与结构的安装角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四中,两个丁字板套筒距结构边分别为300mm、900m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五中,导轨主框架吊装、固定后,把固定附着支座套在导轨上移至将要安装的位置,临时固定,并校正导轨主框架两个方向的垂直度,在结构顶板上预留拉结吊环,安装临时拉结,垂直度≤30mm,顶部晃动≤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设集团中南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设集团中南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25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