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杆及高压套管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82290.2 | 申请日: | 2021-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1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杉;刘泽洪;王绍武;郭贤珊;黄勇;张进;宋胜利;李金忠;卢理成;周建辉;王航;李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42;H01B1/02;H01B17/54;H01B17/58;H01B17/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高压 套管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电杆及高压套管,涉及输电技术领域,能够在不增大导电杆尺寸的前提下,对导电杆进行高效的散热和冷却。本发明的导电杆内部中空,沿轴线方向形成通道,通道内设有水流管,水流管的延伸方向和通道的延伸方向一致;在水流管内部流动有冷却水,用于吸收导电杆产生的热量。本发明的导电杆用于高压输电中电流的传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杆及高压套管。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不断发展,输电容量的需求不断增大,高压输电设备的电压电流等级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高压输电设备需要承受着高电压、大电流以及强机械负荷的叠加作用,其内部存在很高的电、热以及机械应力。过高的电应力以及热损耗,严重制约了高压输电设备在高压工程的应用。
高压套管作为高压电力行业中常用的重要设备,其包括绝缘套和位于绝缘套内部的导电杆。由于绝缘套内部的导电杆需要承受较大的电流,当电流流经导电杆时,会产生热量,绝缘套内部的散热问题尤为突出。大部分高压套管绝缘失效是因为绝缘套内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绝缘套内的绝缘材料热膨胀引起的,而绝缘套内部温度过高的根本原因是导电杆在传导电流的过程中产生热量,且其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的散出,从而导致热量在绝缘套内部堆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增大导电杆的截面积,增大导电杆的直径和厚度,以减少导电杆的电阻,降低导电杆的发热量。但是,由于导电杆体积的增大,使得高压套管整体的体积也会因此而增大,重量也会随之增大。同时,外部的绝缘套因为导电杆重量的增大,需要承受的载荷也会增大,影响其抗震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杆及高压套管,在不增大导电杆直径和厚度的前提下,对导电杆进行高效的散热和冷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电杆,导电杆的内部中空,沿轴向方向形成通道,在通道内设有水流管,水流管的延伸方向和通道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在水流管内有冷却水,冷却水在水流管的内部流动,用于吸收导电杆产生的热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杆,其内部中空形成一个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通道,通道内设有和通道延伸方向一致的水流管,水流管的内部流动着冷却水。通过水流管内部流动的冷却水,导电杆所产生的热量由冷却水进行吸收,然后经过冷却水的流动将热量带出导电杆的内部。这样,在不增大导电杆的直径和体积的前提下,利用导电杆内部的通道,对导电杆进行高效的散热和冷却。导电杆的尺寸可以保持不变,有效的利用了导电杆的内部空间,结构紧凑。进而可以降低了高压套管的制造成本,也减少绝缘套承受的载荷,提高抗震能力。此外,由于冷却水在水流管的内部流动,避免了冷却水与导电杆的直接接触,可以防止冷却水泄漏到导电杆外部,破坏高压套管的绝缘性能。
进一步地,在导电杆的第一端设有开口,开口和导电杆内部的通道连通,水流管的第二端通过开口伸入到导电杆的第二端的内侧,水流管的第一端则位于导电杆的第一端的外侧,在水流管的第一端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进一步地,水流管内部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延伸方向和水流管的延伸方向一致,进水通道的第一端和进水口连通,出水通道的第一端与出水口连通;进水通道的第二端和出水通道的第二端延伸至水流管的第二端的内侧并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进水通道可位于水流管的轴线上,出水通道位于进水通道和水流管的管壁之间。
进一步地,出水通道位于靠近水流管的管壁的位置。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多个出水通道。
进一步地,多个出水通道以进水通道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于进水通道的外围。
进一步地,水流管的第二端的内侧设有第一空腔,进水通道的第二端和出水通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空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22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电杆及高压套管
- 下一篇:一种导电杆及高压套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