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催化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工程菌、高密度培养方法及催化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181539.8 申请日: 2021-10-11
公开(公告)号: CN113930376A 公开(公告)日: 2022-01-14
发明(设计)人: 史大华;陈科奇;李婷婷;武文龙;杨顺;苏佳斌;朱海;郑梦泽;刘劲齐;娄运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1 分类号: C12N1/21;C12N15/70;C12N15/55;C12P13/04;C12R1/19
代理公司: 南京宁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20 代理人: 耿欣
地址: 222005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催化 生产 羟基 甘氨酸 工程 高密度 培养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生物催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催化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工程菌、高密度培养方法及催化生产方法。本发明的工程菌的构建是将来自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DHD基因和DCB基因分别构建在pBAD载体上,将构建成功的pBAD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用于催化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DHD工程菌与DCB工程菌。本发明的工程菌可以高密度培养,所得工程菌活性高,菌体量多,且不需进行纯化,只需进行简单的破碎,在48小时内就可以达到最高95%以上的产率,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工业上存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催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催化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工程菌、高密度培养方法及催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D-对羟基苯甘氨酸(D-HPG)是可以用于半合成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头孢类青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哌酮等重要化合物的一种必需的医药中间体。但是D-HPG必须通过人工合成才能得到,合成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化学方法合成得到外消旋体D,L-对羟基苯甘酸(D,L-HPG),再经拆分得到D-HPG。而经拆分得到D-HPG的方法,由于存在原料昂贵、产量低、反应时间长以及产生大量废弃物的缺点而逐渐被淘汰;另一类是生物酶催化选择性合成D-HPG,该法选择性高,污染小,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有一定技术难度。因此,使用生物酶法制备D-HPG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领域。

生物酶法的原理如下面的反应化学式所示,D,L-对羟基苯海因(D,L-HPH)在D-海因酶(DHD)的作用下催化生成中间产物D-氨基甲酰-对羟基苯甘氨酸(D-CpHPG),再经过D-氨甲酰水解酶(DCB)的作用脱去氨甲酰基,得到产物D-对羟基苯甘氨酸(D-HPG)。这种海因酶-氨甲酰水解酶的生物催化方法是目前商业化生产D-HPG的主要方法。

目前,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生物酶法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研究报道。

有将两个酶分别构建再进行反应,但是对于两个酶分别构建并用于反应的方法,仍存在不足之处。目前对于两种酶分别的高密度发酵工艺的研究较少,使得工业化生产酶的用量存在着巨大缺口,并且如专利CN 112080532 A所述,所加入的是大量的纯化酶,且总共反应超过100小时,无疑不利于工业化的生产。

另一种方法是将两个酶构建在同一个载体共表达,近些年该方向研究发展迅速。在2007年,就有专利CN 101215533 B公布了双酶联用生产L-氨基酸的实例,而2008年,Yangqiu Liu等人进行了新的构建,优化了新的RBS区,提高了双酶共表达的效率;2019年,李法彬等人使用了枯草芽孢杆菌体系进行了表达,代替了传统的大肠杆菌表达体系。相较于两种酶分别构建,双酶共表达的优点在于一步法反应,更加方便快捷,但是由于两种酶的活性存在差异,共表达无法准确控制得到的两种酶的表达量,且两种性质不同的酶的最适发酵条件不同,如何获得大量的工业用酶存在着较大的限制,因此还只是存在于实验室阶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催化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工程菌、高密度培养方法及催化生产方法,本发明的两种工程菌的发酵与一般摇瓶或基础培养基相比,产量显著提高,酶活有了显著提升,并且本发明是一锅法,反应简单,反应的时间也控制在了48小时,这无疑是一种显著的提高。且本发明重新构建的两种工程菌,所得工程菌活性高,菌体量多,且不需进行纯化,只需进行简单的破碎,按照固定的工艺条件,在48小时内就可以达到最高95%以上的产率,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工业上存在的问题。

一种用于催化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工程菌,其特征在于,将来自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DHD基因和DCB基因分别构建在pBAD载体上,将构建成功的pBAD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得到用于催化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DHD工程菌与DCB工程菌。

优选的,所述大肠杆菌选自BL21(DE3)菌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未经江苏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15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