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形转轴梁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0457.1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8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赵应鑫;陈云;陈茂军;姚佳志;高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84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转轴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转轴梁的加工方法,包括将待加工件粗加工以形成具有转轴梁雏形的毛坯加工件,对型腔加工区进行外形粗铣,所述外形粗铣过程包括先用平面铣去除表面余量,再用摆轴铣进行均匀铣削以在型腔加工区表面形成由一端向另一端过渡的平滑倾斜面;对型腔加工区进行型腔粗铣,所述型腔粗铣过程包括先用插铣以形成腔体,并在腔体的侧壁预留加强筋,再粗铣腔体的内侧壁面;对通轴加工区进行精车处理,以形成通轴加工区的内孔;对型腔加工区的外形以及型腔进行精铣处理。通过平面铣和摆轴铣的组合加工方式,提高粗加工的质量以及效率。通过插铣的方式减少振刀,使加工过程更加平稳,从而提高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轴型腔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异形转轴梁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转轴是飞机舵面的主要承力结构,是连接舵面和机身的关键部件,一端需要贴合舵面外形,一端需要带动舵面转动,其除了要承受较大扭转载荷外,还要保证舵面刚性并尽可能降低零件重量,因此这类零件多为深腔空心轴结构。
转轴类零件这种结构在性能上具有优势的同时,在加工上也带来了相应的难点。其中深腔和薄壁的特点使得这种零件在加工时,其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难以同时保证。同时轴和型面组合的结构,使得这种零件对型面和轴的角度公差有较高的要求,以至于常规的加工方式很难保证这种类型零件的角度公差要求。对于转轴的轴内孔加工部分,目前已有较好的技术,例如公告号为CN211727533U,名称为一种内孔端面槽底面的加工刀具,能够较好的进行内孔孔底的加工。
然而,对于型腔的加工,目前普遍采用单一的型腔加工方式,一方面难以保证加工效率,极易造成振刀等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对型腔外形加工时,极易造成型腔薄壁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转轴梁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转轴梁的加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待加工件粗加工以形成具有转轴梁雏形的毛坯加工件,且所述毛坯加工件至少形成固定区、型腔加工区以及通轴加工区;
步骤二:对型腔加工区进行外形粗铣,所述外形粗铣过程包括先用平面铣去除表面余量,再用摆轴铣进行均匀铣削以在型腔加工区表面形成由一端向另一端过渡的平滑倾斜面;
步骤三:对型腔加工区进行型腔粗铣,所述型腔粗铣过程包括先用插铣以形成腔体,并在腔体的侧壁预留加强筋,再粗铣腔体的内侧壁面;
步骤四:对通轴加工区进行精车处理,以形成通轴加工区的内孔;
步骤五:对型腔加工区的外形以及型腔进行精铣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04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