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中医脉络信息的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0448.2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1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居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益康科技(珠海横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董慧玲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中医 脉络 信息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医脉络信息的预警系统,包括五色望诊模块、声波闻诊模块、脉络切诊模块、问卷问诊模块、数据分级模块和超早预警模块,所述数据分级模块根据五色望诊模块、声波闻诊模块、脉络切诊模块和问卷问诊模块的数据,对病患的脉络等信息的能量进行信息化处理,将能量量化并进行分级,本发明中,通过五色望诊模块、声波闻诊模块、脉络切诊模块和问卷问诊模块达成了中医的望闻问切的目的,实现对病变的识别,并减少传统中医诊断时繁琐的步骤,进行自主化检测,且根据四大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对病患的脉络等信息的能量进行分级,建立综合的身体健康指数,为出现病变的非健康病患起到良好的预警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诊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中医脉络信息的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得出病名,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但传统中医诊断过程中,医者通过自身经验,对病患观测进行病变分析,在首先对病患进行检查后,实现病患病变的识别,对病患的病变进行预警,在此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不够客观,且医者根据自身经验识别出病变后,无法对病变的严重性进行比较,在病患具有多种病变需要调理的情况下容易轻重倒置。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中医脉络信息的预警系统,区别于传统中医诊断,对病变的识别提供一定客观定量的数据,对健康状况进行分级,使病变的识别更加客观化、准确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医脉络信息的预警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中医脉络信息的预警系统,包括五色望诊模块、声波闻诊模块、脉络切诊模块、问卷问诊模块、数据分级模块和超早预警模块;
所述五色望诊模块模拟中医对病患面相识别;
所述声波问诊模块模拟中医对病患声音识别;
所述脉络切诊模块模拟中医对病患脉络识别;
所述问卷问诊模块模拟中医对病患实际问答;
所述五色望诊模块、声波闻诊模块、脉络切诊模块和问卷问诊模块通过区块链将病患的信息发送至数据分级模块;
所述超早预警模块决定是否发出预警。
进一步的,所述五色望诊模块包括对病患进行面部五色诊、BPE多光谱进行扫描和五官局部望诊,并对数据进行积累。
进一步的,所述五色望诊模块通过手机AI识别技术,进行面部五色成像,使原始色与青、赤、黄、白、黑五色对面部成色,根据中医的面相识别病变的技术,检测面部不同颜色变化进行疾病诊断,并进行积累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五色望诊模块采用1.5um红外采像、9.7um红外采像、16um红外采像的BPE多光谱扫描面部,并进行采像数据处理,根据中医的望诊的规则化数据处理,得到原始数据积累并预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五色望诊模块通过五官的分析,眼,鼻,嘴,舌,额,利用中医的望诊进行数据化处理,分析病症和进行原始数据积累。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分级模块根据五色望诊模块、声波闻诊模块、脉络切诊模块和问卷问诊模块的数据,对病患的脉络等信息的能量进行信息化处理,将能量量化并进行分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通过五色望诊模块、声波闻诊模块、脉络切诊模块和问卷问诊模块达成了中医的望闻问切的目的,实现对病变的识别,并减少传统中医诊断时繁琐的步骤,进行自主化检测,且根据四大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对病患的脉络等信息的能量进行分级,建立综合的身体健康指数,为出现病变的非健康病患起到良好的预警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益康科技(珠海横琴)有限公司,未经富益康科技(珠海横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0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