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性离子-氧化石墨烯薄膜及其在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0446.3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2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奕帆;闫志昆;马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68 | 分类号: | B01D71/68;B01D69/02;B01D67/00;B01D5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性 离子 氧化 石墨 薄膜 及其 co base sub | ||
1.一种两性离子-氧化石墨烯薄膜,其成分包括氧化石墨烯、两性离子、添加剂A或添加剂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离子,包括但不限于羧酸甜菜碱、磺酸甜菜碱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剂A为小分子有机胺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哌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剂B为碳量子点。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两性离子-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配制氧化石墨烯、两性离子以及添加剂A的混合液;(2)将该混合液加入以多孔支撑膜为滤膜的过滤装置;(3)将过滤装置在摇床上振荡处理;(4)停止振荡,真空抽滤;(5)对膜进行热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其特征在于,首先配制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09~0.11g/L的悬浮液,常温搅拌5~7h,在5000r/min下离心分离,按上清液与去离子水体积比为1:(9~11)的比例稀释而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性离子溶液,其特征在于,其浓度均为0.018~0.022g/L。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添加剂A溶液,其特征在于,其浓度和两性离子溶液相同,均为0.018~0.022g/L,两性离子和哌嗪的总质量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5:95~15:85,哌嗪与两性离子的质量比为(0~9):1。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两性离子溶液、添加剂溶液和添加剂前驱体溶液,其特征在于溶剂均为去离子水。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支撑膜,包括但不限于孔径为0.22μm的聚醚砜滤膜。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将氧化石墨烯、两性离子、添加剂混合液加入过滤装置的操作,其特征在于,混合液用量为2.8~3.3mL/(cm2滤膜)。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震荡处理操作,其特征在于,摇床在100r/min转速下摇动13~17min。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抽滤操作,其特征在于,过滤压差为0.03~0.05MPa。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处理操作,其特征在于,将抽滤获得的复合膜于85~95℃干燥4~6h。
1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两性离子-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配制氧化石墨烯、两性离子的混合液;(2)将该混合液加入以多孔支撑膜为滤膜的过滤装置;(3)将过滤装置在摇床上振荡处理;(4)停止振荡,真空抽滤,并将添加剂B的前驱体溶液加入过滤装置,二次抽滤,将抽滤完成的膜置于浸湿的滤纸上,在微波炉中微波30s后取出;(5)对膜进行热处理。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添加剂B的前驱体溶液,其特征在于,前驱体组分为柠檬酸、二乙烯三胺,浓度分别为1.7~1.8g/L、3.1~3.3g/L,辅剂为甘油,浓度为0~200g/L,溶剂为去离子水,前驱体溶液与氧化石墨烯悬浮液的体积比为1:(23~25)。
17.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或按权利要求5、15的方法所制得的两性离子-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应用,用于气体分离领域,特别适用于较高温度(90℃)下的CO2选择性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04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