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集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79114.3 | 申请日: | 2021-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1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祥;缪国兴;刘泳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1J9/18 | 分类号: | H01J9/18;H01J23/027;H01J25/3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樊晓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收集极及其制备方法,该收集极的包括内部形成两端开口的容纳空间外筒,内壁形成在外筒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间隔布置的平坦部;多个绝缘装置,包括板状的主体部,其外侧设有多个用于与平坦部焊接的第一凸台,内侧设有多个第二凸台;多个电极,沿轴向方向设置在容纳空间中,每个电极包括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间隔布置的配合部,多个配合部分别与多个第二凸台焊接;两个封接件,分别封接外筒的两端的开口。将电极的配合部和外筒的平坦部通过具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绝缘装置焊接固定,使外筒、电极和绝缘装置间的焊接面由弧面接触转为平面接触,降低了各部件的加工难度,以及焊接难度,从而提高了收集极的散热性能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微波电真空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波电真空 器件的收集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行波管是在真空或气体介质中,由于电子或离子在电极间的传输而产 生信号的放大与转换效应的有源器件。行波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 了重要的真空电子器件。在信息系统、通信系统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行 波管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雷达、通信、电子对抗、电子干扰等领域 的重要部分,实际的服役条件对行波管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收集极在行波管中的作用是接收电子注并将其转化为热的能量传递 出去,由于行波管对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行波管收集极大多数为多级降 压收集极结构,通过对电子光学的设计,以特定的结构尽可能多的降压, 以回收电子注的能量提高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收集极及其制备方法,以期至少部分地 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收集极,包括:
外筒,上述外筒内形成两端开口的容纳空间,上述外筒的内壁形成在 上述外筒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间隔布置的平坦部;
多个绝缘装置,上述绝缘装置包括板状的主体部,上述主体部的外侧 设有多个用于与上述平坦部焊接的第一凸台,上述主体部的内侧设有多个 第二凸台;
多个电极,沿上述轴向方向设置在上述容纳空间中、以吸收电子注能 量,每个电极包括在上述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间隔布置的配合部,多个 上述配合部分别与多个上述第二凸台焊接;以及
两个封接件,分别封接上述外筒的两端的开口。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个上述电极还包括:
筒形部,多个上述配合部形成在上述筒形部的外壁上,在上述筒形部 的位于两个相邻的配合部之间的部位设有引线孔;
优选地,上述配合部的表面为水平面;以及
隆起部,在上述筒形部的一端在上述轴向方向上向外隆起形成,上述 隆起部上设有收集孔。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多个上述第一凸台和多个上述第二凸台上涂覆 有金属层;
优选地,多个上述第一凸台的多个第一台面和多个上述第二凸台的多 个第二台面为水平面;以及
优选地,多个上述第一凸台和多个上述第二凸台关于上述绝缘装置的 上述主体部呈镜面对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绝缘装置的主体部的内侧形成主凸台,多 个上述第二凸台形成在上述主凸台上,上述主凸台的与上述轴向方向平行 的一对侧面形成波纹。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绝缘装置由陶瓷材料制成;以及
优选地,上述陶瓷材料为氧化铝。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外筒的高度与上述绝缘装置的长度匹配;
其中,上述外筒的开口包括端口和尾口;
其中,上述封接件包括端部封接盖和尾部封接盖;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9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