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经纬仪基线灵活引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9021.0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2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马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新;马威 |
主分类号: | G01C17/00 | 分类号: | G01C17/00;G01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7000 吉林省白***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纬仪 基线 灵活 北方 | ||
本发明的名称为:一种双经纬仪基线灵活引北方法。属于双经纬仪线段指向测量基线(双经纬仪连线)北向引入通用技术领域。解决了双经纬仪摆放较近,采用坐标推算法以及卫星测北法导致引入基线北向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可根据不同经纬仪数量(两台或三台)、不同赋北方式(自主寻北或利用已知北向赋北),建立二经纬仪、三经纬仪、二转三经纬仪引北模型,实现双经纬仪基线灵活引北。二经纬仪引北模型J基北=J北‑J终点+π,J基北=J北‑J起点+2π;三经纬仪引北模型J基北=J北+J3‑J终点,J基北=J北+J3‑J起点+π;二转三经纬仪引北模型J基北=J北+J终点+J移动‑2π,J基北=J北+J起点+J移动‑π。该方法主要用于采用双经纬仪对线段进行绝对指向测量时,可不受场地大小限制,在室内外均方便可实现双经纬仪基线高精度灵活引北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经纬仪基线(双经纬仪连线)北向通用引入方法。
背景技术
双经纬仪测量法作为空间线段高低角、方位角测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着精度高、易实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为了精确测量空间线段绝对指向,当双经纬仪位置确定后,需要精确给出双经纬仪连线北向,即基线北向。双经纬仪基线可根据两台经纬仪摆放位置坐标推算获得,也可以在两台经纬仪上各安装一个卫星测北仪终端,通过卫星测北方法获得基线北向。但当两台经纬仪摆放较近,就会受到坐标推算法以及卫星测北法由于距离较近时误差较大的影响。因此采用坐标推算法或卫星测北方法均不适用。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双经纬仪基线北向确定方法,即引北方法。该方法建立了二经纬仪、三经纬仪、二转三经纬仪引北模型,支持自主寻北和利用已知北向赋北。对线段进行绝对指向测量时,可不受场地大小限制,在室内外均方便可实现双经纬仪基线高精度灵活引北操作。
自主寻北指通过系统自带的卫星测北仪寻北,将测北仪移动站固定在经纬仪上,用经纬仪瞄准测北仪基准站,即获得了经纬仪与测北仪基准站连线北向。也可以采用陀螺经纬仪获取北向。已知北向赋北指利用已知点与远方标准点北向,将其中一台经纬仪对中、调平、瞄准远方标准点,再通过双经纬仪对瞄,即获得了双经纬仪连线北向。
北向通常用坐标北或真北来表示。无论是自主寻北或已知北向赋北,得到的都是一台经纬仪与某个远方瞄准点的北向。要根据自主寻北或已知北向赋北获得基线北向,必须建立引北模型。本发明示例中所有经纬仪均设为右盘显示,即右旋经纬仪时,读数逐渐增加。当全部经纬仪设置为左盘时,公式也可使用。
发明内容
发明了一种双经纬仪基线灵活引北方法,该方法可根据不同经纬仪数量(两台或三台)、不同赋北方式(自主寻北或利用已知北向赋北),即通过已知北向、卫星测北仪、陀螺经纬仪等方式,建立二经纬仪、三经纬仪、二转三经纬仪引北模型,实现双经纬仪基线灵活引北。
附图说明
图1二经纬仪引北示意图(已知北向赋北);
图2二经纬仪引北示意图(卫星测北仪)
图3二经纬仪引北示意图(陀螺经纬仪);
图4三经纬仪引北示意图(已知北向赋北);
图5三经纬仪引北示意图(卫星测北仪);
图6三经纬仪引北示意图(陀螺经纬仪);
图7二转三经纬仪引北示意图(已知北向赋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新;马威,未经马新;马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9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