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芋螺抗皱素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8682.1 | 申请日: | 202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5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殷世清;刘焕赠;翟涛;杜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肽生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435 | 分类号: | C07K14/435;C07K1/36;C07K1/34;C07K1/16;C07K1/06;C07K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399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皱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液结合制备芋螺抗皱素的方法,属于多肽合成领域。包括如下步骤:(a)固相合成线性肽树脂;(b)裂解得到巯基被保护的线性肽;(c)脱掉巯基侧链保护基并一步氧化成三对二硫键,得到芋螺抗皱素,经纯化、冻干得精肽。本发明首次采用二肽单体Fmoc‑Gly‑Cys(tButhio)‑OH和Fmoc‑Asn(Trt)‑Gly‑OH固相合成芋螺抗皱素,同时引入在TFA裂解条件下稳定的tButhio保护半胱氨酸巯基的策略,能够有效的提高线性肽的纯度,提高终产品的收率,有利于合成规模的放大,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肽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芋螺抗皱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芋螺抗皱素(Μu-conotoxin)属于u-芋螺毒素家族,最开始从海洋蜗牛毒液分离得到,靶向多种电压敏感性钠通道,主要阻断Nav1.4通道。在美容方面,它有即时祛皱效果;作为一个即时的松弛剂,可以塑造一个光滑的皮肤外观。芋螺抗皱素提供有效的肌肉放松但不完全僵硬瘫痪,保留肌肉5%神经肌肉电流传导,所以提供的是自然的回春效果。芋螺抗皱素是高度折叠的胜肽,穿透力强,稳定性高,目标性的针对肌肉达到放松的作用。
芋螺抗皱素是由22个氨基酸组成,具体的序列为:Pyr1-Gly2-Cys3-Cys4-Asn5-Gly6-Pro7-Lys8-Gly9-Cys10-Ser11-Ser12-Lys13-Trp14-Cys15-Arg16-Asp17-His18-Ala19-Arg20-Cys21-Cys22-NH2(Disulfide bond:Cys3-Cys15,Cys4-Cys21,Cys10-Cys22),Cas.:936616-33-0,分子式:C92H139N35O28S6,分子量:2375.76。分子中有三对二硫键,形成其特定的空间立体结构。如果通过生物提取的方式得到,生物中含量极低,提取成本高;现已有文献报道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得到高纯度的芋螺抗皱素产品。
专利CN110698553A提出采用固相合成方法按照芋螺抗皱素主链从C端到N端依次偶联到树脂上,之后将肽从树脂上切割下来得到线性肽,然后采用自然氧化法将线性肽氧化得到三对二硫键的芋螺抗皱素粗肽环化液,粗肽环化液经纯化得到高纯度精肽;此方法线性肽在裂解过程中易被氧化,线性肽纯度较低。
专利CN112279905A提出使用Fmoc固相法合成芋螺抗皱素,选择性先氧化形成一对二硫键,再通过自然氧化形成剩余两对二硫键,并且选择二肽片段进行偶联,提高收率;此方法操作较复杂,高浓度巯基乙醇的使用,环保压力较大。
总之,在制备芋螺抗皱素的过程中存在线性粗肽纯度较低,从而导致总收率较低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合成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芋螺抗皱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芋螺抗皱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肽生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汉肽生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8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料均匀的机电一体化搅拌机
- 下一篇:全电轮轴节能推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