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电抗器的高阻抗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8536.9 | 申请日: | 202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3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安振;高辉;王炳光;刘欢;李国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40 | 分类号: | H01F27/40;H01F27/30;H01F27/33;H01F27/34;H01F27/36 |
代理公司: | 苏州今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24 | 代理人: | 张佩璇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电抗 阻抗 变压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电抗器的高阻抗变压器,包括:三个按中心点位于正三角形顶点方式排列的线圈组件以及用于连接线圈组件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位于线圈组件之上的上压板、位于上压板上的上夹件、位于线圈组件之下的下托板、位于下托板下的下夹件和穿过线圈组件的三个杆状拉紧机构,杆状拉紧机构一端穿过上压板与上夹件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下托板与下夹件固定连接。本发明采用内置串联电抗器,且器身采用“品”字形排列,重量明显减轻,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性能可靠。且加工简单,降低产品噪音,体积和质量小,便于移动和安装。并且,采用“品”字形的设置,可以保障三相漏磁互相平衡,避免发生过热现象,减小损耗,还能减小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和电抗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内置电抗器的高阻抗变压器。
背景技术
电网要实现安全运行,就必须要提升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降低电网电压的变化率和短路电流值,而这两个参数是由变压器的短路阻抗值决定的,也就是说,要降低电网电压的变化率和短路电流值,就要增大变压器的阻抗值。对于变压器来说,通常会采用在变压器的低压线圈上串联电抗器代替绝大部分设备阻抗,实现大阻抗运行目的。通常来说,为了电抗器安装方便,都会将电抗器的三个线圈呈一字型排列。
但是由于串联电抗器与变压器的主体器身共用一个油箱,电抗器线圈采用一字型排列时,会占用更大的空间,也就是需要将油箱外扩,其占地面积更大,生产和运输成本更高。并且,电抗器的三个线圈呈一字型排列时,三相漏磁就无法平衡,也就会造成结构件损耗大,结构件发热,同时还会产生有害气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电抗器三个线圈采用一字型排列时占用空间大且三相漏磁无法平衡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内置电抗器的高阻抗变压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置电抗器的高阻抗变压器,其包括:低压侧线圈、高压侧线圈以及与所述低压侧线圈对应连接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包括,三个按中心点位于正三角形顶点方式排列的线圈组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线圈组件的固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位于线圈组件之上的上压板、位于所述上压板上的上夹件、位于所述线圈组件之下的下托板、位于所述下托板下的下夹件和穿过所述线圈组件的三个杆状拉紧机构,所述杆状拉紧机构一端穿过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上夹件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下托板与所述下夹件固定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上磁屏板和下磁屏板,所述上磁屏板设置于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上夹件之间,所述下磁屏板设置于所述下托板与所述下夹件之间。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磁屏板由硅钢带及设置在硅钢带表面的绝缘层构成,所述下磁屏板由硅钢带及设置在硅钢带表面的绝缘层构成,所述硅钢带电气连接接地的接地片。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套设在对应杆状拉紧机构上的支撑筒和绕设在所述支撑筒外表面的线圈,所述支撑筒为木骨架外绕设纸板组成的绝缘机构。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三个所述线圈组件环绕的区域内也设置有杆状拉紧机构。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压板为覆盖所有线圈组件的圆板,所述上夹件与上压板同中心,从中心位置向三个杆状拉紧机构方向延伸出三个支架臂,整体呈三叉形结构;
所述下托板为覆盖所有线圈组件底部的圆板,所述下夹件与下托板同中心,从中心位置向三个杆状拉紧机构方向延伸出三个支架臂,整体呈三叉形结构。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下夹板底部的若干绝缘垫块。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抗器位于三相一字型排列变压器的一端,所述线圈与变压器内部的三个相位的线圈一一对应,具体为A相线圈、B相线圈和C相线圈,从线圈中引出的联结引线依次通过接线片和铜排连接到变压器内对应相位的低压线圈,三个所述线圈通过XYZ三维立体空间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85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