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可翻转运动的雷达集成系统及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77109.9 | 申请日: | 2021-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7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龙宪阁;张仲宇;廖晓波;刘少彦;栾承业;袁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G01S17/9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翻转 运动 集成 系统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达可翻转运动的雷达集成系统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雷达可翻转运动的雷达集成系统设置在车辆的翼子板处,所述翼子板处设置有第一开口,该雷达集成系统包括:雷达装置,位于第一开口附近;雷达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双连杆机构,双连杆机构的一端与雷达装置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翼子板可转动连接,在驱动电机受控地带动双连杆机构运动时,双连杆机构带动雷达装置相对翼子板转动以从第一开口处伸出或缩回翼子板。本发明利用雷达驱动电机带动雷达装置运动和转动,增加雷达装置的探测角度,同时避免了雷达装置在一直裸露在翼子板外而沾灰影响使用和灵敏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雷达可翻转运动的雷达集成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智能驾驶是汽车产业的热点方向,激光雷达是智能驾驶的核心探测零件。目前激光雷达的实现方式大多为固定在保险杠或者车顶上,并采用固定外露式,且激光雷达整体为静态,由于雷达的探测角度有限,静态激光雷达探测角度不好,长期停车期间存在落叶落灰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雷达可翻转运动的雷达集成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雷达固定不动导致探测角度不好,且易沾灰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另一个目的是要解决驱动雷达转动伸缩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有该雷达可翻转运动的雷达集成系统的车辆。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一种雷达可翻转运动的雷达集成系统,设置在车辆的翼子板处,所述翼子板处设置有第一开口,包括:
雷达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开口附近;
雷达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双连杆机构,所述双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雷达装置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翼子板可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受控地带动所述双连杆机构运动时,所述双连杆机构带动所述雷达装置相对所述翼子板翻转运动以从所述第一开口处伸出或缩回所述翼子板。
可选地,所述双连杆机构包括:
第一转轴,与所述翼子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
第一摆臂,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固连,以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时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其另一端与所述雷达装置可转动连接;
第二转轴,与所述翼子板可转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设置;
第二摆臂,其一端与所述雷达装置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固连;
其中,当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时,在所述第一摆臂、所述第二摆臂和所述第二转轴的共同作用下带动所述雷达装置翻转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摆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摆臂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摆臂分别与所述雷达装置的上下两个侧面可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摆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摆臂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摆臂分别与所述雷达装置的上下两个侧面可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摆臂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摆臂的长度不等,或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与目标距离不等,所述目标距离为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雷达机构的铰接点以及所述第二摆臂与所述雷达机构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摆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摆臂的长度,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目标距离。
可选地,还包括:
设置有第二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翼子板的内侧,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设置;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71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