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电液作动器的整车主动悬挂的状态反馈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6987.9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2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爽;王文波;赵丁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18 | 分类号: | B60G17/018;B60G17/01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周胜欣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电液作动器 整车 主动 悬挂 状态 反馈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具有电液作动器的整车主动悬挂的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整车主动悬挂系统动力学模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建立整车主动悬挂的动力学模型:
在上述公式(1)中:
Fsi=ksiyi y1=zs+asin(θ)-csin(φ)-zu1 y3=zs-bsin(θ)-csin(φ)-zu3
y2=zs+asin(θ)+dsin(φ)-zu2 y4=zs-bsin(θ)+dsin(φ)-zu4
其中,M是车体质量,Iθ是俯仰运动的转动惯量,是翻滚运动的转动惯量,Zs是整车质心垂向位移,θ和分别表示车体的俯仰角和翻滚角,mi(i为1、2、3、4)是车轮质量,Fsi是弹簧力,Fdi是阻尼力,ksi和kdi分别是弹性系数和阻尼系数,kti是车轮的刚性系数,zui表示车轮的垂向位移,z0i表示路面激励,a、b、c和d表示距离车体质心的距离,ui表示的是单出杆电液作动器产生的主动力;在系统模型(1)中,ΔF1、ΔF2和ΔF3是不确定的未建模动力学和外部扰动项的集总项,uz、uθ分别是由实际的单出杆液压作动器产生的主动力ui计算得到,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然后,基于cu3-du4=0和公式(2),单出杆液压作动器ui能够由uz、uθ推导得到如下形式:
单出杆电液作动器输出力ui=A1P1i-A2P2i,其中A1、A2分别是无杆腔有效面积和有杆腔有效面积,P1i、P2i分别是第i个作动器的无杆腔压力和有杆腔压力,它们可用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
步骤2:建立单出杆电液伺服系统的负载动力学模型;
步骤3:选取状态变量,推导出具有单出杆电液伺服作动器的整车主动悬挂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步骤4:根据整车主动悬挂的期望性能指标以及利用传感器测得的状态信号设计低复杂状态反馈控制率;具体包括:
(1)为整车子系统(10)的垂向、俯仰、翻滚运动设计虚拟控制器uzd、和uθd对车体垂向位移x1设计虚拟控制器uzd,然后利用同样的步骤设计得到俯仰角x5和翻滚角x3的虚拟控制器和uθd;
1)设计垂向位移x1的虚拟控制函数uzd:
第一步:定义误差变量z1=x1-x1r和标准误差x1r是状态变量x1的参考轨迹,ρ1(t)固定时间性能函数:式中ρ10、ρT1、T1是一组正常数,参数ρ10的选取必须满足定义转换误差如下:
第一个虚拟控制器如下:
上式中k1是正常数;
第二步:定义虚拟控制误差为z2=x2-α1和标准误差为第二个固定时间性能函数ρ2(t)如下:同样的,ρ20、ρT2、T2是一组正常数,参数ρ20的选取必须满足定义第二个转换误差如下:
子系统(10)的垂向运动的虚拟控制函数uzd被设计成如下形式:
上式中k2是正常数;
2)设计翻滚角x3的虚拟控制函数
ζ4=z4/ρ4;z4=x4-α2;
ζ3=z3/ρ3;z3=x3-x3r;
上式中,ρ30,ρT3,T3和ρ40,ρT4,T4被设计者挑选的合适的正常数,并且参数ρ30和参数ρ40的选取必须满足和k3和k4是正的控制增益;
3)设计俯仰角x5的虚拟控制函数uθd:
ζ6=z6/ρ6;z6=x6-α3;
ζ5=z5/ρ5;z5=x5-x5r;
上式中,ρ50、ρT5、T5和ρ60、ρT6、T6被设计者挑选的合适的正常数,并且参数ρ50和参数ρ60的选取必须满足和k5和k6是正的控制增益;
(2)推导出作动器子系统(12)的实际控制器uv1、uv2、uv3和uv4;
根据公式(3),单出杆电液作动器期望的理想输出力uid(i为1…4)能够根据公式(16)-(18)获得的uzd、和uθd计算得到:
1)设计第一个作动器的实际控制电流uv1:
定义误差变量z15=x15-x15d和标准误差ζ15=z15/ρ15,x15=A1P11-A2P21是第一个电液作动器实际的输出力;ρ15(t)是固定时间性能函数:式中ρ150、ρT15、T15是一组正常数,参数ρ150的选取必须满足定义转换误差如下:
被设计的第一个作动器的实际控制法则如下:
上式中k15是正的控制增益;
2)设计第二个作动器实际控制电流uv2:
ζ17=z16/ρ16;z16=u2-u2d
u2=A1P12-A2P22;
3)设计第三个作动器实际控制电流uv3:
ζ19=z17/ρ17;z17=u3-u3d
u3=A1P13-A2P23;
4)设计第四个作动器实际控制电流uv4:
z18=z18/ρ18;z18=u4-u4d
u4=A1P14-A2P24;
在式(21)-(23)中,ui=A1P1i-A2P2i,i=2,34是第i个电液作动器实际的输出力,ρ160、ρT16、T16,ρ170、ρT17、T17和ρ180、ρT18、T18为正常数,参数ρm0的选取必须满足m=16、17、18;k16、k17和k18是正的控制增益;
步骤5:根据步骤4中设计的低复杂状态反馈控制率证明具有单出杆电液作动器的整车主动悬挂系统稳定性;
步骤6:反复调节影响控制率的各个参数,直到仿真结果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698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