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静电高耐磨脚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6749.8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1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文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1/06 | 分类号: | C08L91/06;C08L25/04;C08L51/00;C08L21/00;C08L23/12;C08L23/06;C08L83/04;C08K5/19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江梅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耐磨 脚轮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防静电高耐磨脚轮材料,其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苯乙烯弹性体10~20wt%、白油20~30wt%、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弹性体5~10wt%、粉末橡胶10~20wt%、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5~15wt%、聚丙烯10~20wt%、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0~20wt%、抗静电助剂5~10wt%、耐磨剂4~10wt%,润滑剂0.5~2wt%,抗氧剂0.5~1.5wt%;本发明所制得的脚轮材料不仅与聚丙烯相容性好,二次注塑即可包胶成型,具有优异的防静电性能,无毒环保,加工性能好,包胶工艺简单,起到抗震减震作用,同时延长了脚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静电高耐磨脚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生产中,特别是电子生产、加工和易燃、易爆生产场所,静电释放防护应该非常重视,这些环境和区域内所有对静电释放敏感的组件必须以最小的损坏风险进行处理。而防静电脚轮也成了不可或缺的部件。目前市面上的脚轮多为聚丙烯、尼龙等注塑件,弹性差,不具减震抗震效果。橡胶、聚酯、聚氨酯等弹性体虽然减震抗震效果好,但刚性差不能承载重基材,因此一般脚轮都是以聚丙烯和尼龙为承重载体在外包胶橡胶、聚氨酯等材料,虽然橡胶、聚氨酯耐磨性好,但是与聚丙烯相容性较差,生产工艺复杂且多不防静电。
由此可见,提供一种防静电高耐磨脚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静电高耐磨脚轮材料,其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苯乙烯弹性体10~20wt%、白油20~30wt%、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弹性体5~10wt%、粉末橡胶10~20wt%、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5~15wt%、聚丙烯10~20wt%、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0~20wt%、抗静电助剂5~10wt%、耐磨剂4~10wt%,润滑剂0.5~2wt%,抗氧剂0.5~1.5wt%。
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助剂为新型高效的季铵盐,所述耐磨剂为硅酮母粒,具有降低表面摩擦系数的作用,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芥酸酰胺、油酸酰胺中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
一种防静电高耐磨脚轮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充油,将苯乙烯弹性体、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弹性体加入高混机中,混匀后将白油通过喷洒器在高混机上空喷洒,边搅拌边喷洒,使白油均匀的被苯乙烯弹性体和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弹性充分吸收;
S2:混料,向吸收白油后的苯乙烯弹性体、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弹性体混合物料内加入粉末橡胶、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聚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助剂、耐磨剂、润滑剂、抗氧剂,通过高混机将所有物料搅拌均匀;
S3:造粒,将高混机混合均匀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塑炼,造粒烘干得到防静电高耐磨脚轮材料颗粒。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高混机以300r/min的转速边搅拌边喷洒白油。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高混机搅拌时,温度控制在40-60℃,混合时间为25~35min。
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加工时温度控制在180~200℃,螺杆转速调节至300~350r/min。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制得的脚轮材料硬度在70A-80A,具有较好的抗震减震性能,经过测试单轮可载重90KG,3mm障碍,运行周期4min(行3停1),行走时间大于180分钟,不开裂,不变形,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2.本发明所制得的脚轮材料不仅与聚丙烯相容性好,二次注塑即可包胶成型,具有优异的防静电性能,无毒环保,加工性能好,包胶工艺简单,起到抗震减震作用,同时延长了脚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文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文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67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