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仪表盘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6545.4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单利春;孙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7/02 | 分类号: | B60K3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晨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9 | 代理人: | 朱永林 |
地址: | 152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仪表盘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仪表盘,包括第一段码屏、第二段码屏和光处理板,第一段码屏的第一段码液晶板内设有用于显示小车图案组的第一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第二段码屏的第二段码液晶板内设有用于显示小车图案组的第二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汽车仪表盘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输入信息或反馈信息控制第一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和第二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中的至多一者显示。本发明所涉及汽车仪表盘能够实现立体显示效果;此外,第一段码屏和第二段码屏均能够用来显示小车图案组,从而确保在其中一个段码屏的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无法正常被点亮时,通过点亮另一个段码屏的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从而确保汽车仪表盘能够正常显示出小车图案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仪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仪表盘。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越来越多地采用段码屏或TFT屏来制作汽车仪表盘。汽车仪表盘通电后,汽车仪表盘上会显示小车图案组,该小车图案组能够显示出各车门的开合状态等信息。对于段码屏而言,其显示的形式过于单一,难以像TFT屏那样显示出能呈现远近关系的图案,往往给人以低级的感觉。另外,随着时间的推进,段码屏会出现电路老化、段码屏内液晶板破裂等问题,从而导致段码屏无法正常显示小车图案组等内容。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仪表盘,在组合图像中,镜像中的部分图案能够与第一显示图像中的部分图案搭配形成立体图案,实现立体显示效果。第一段码屏和第二段码屏均能够用来显示小车图案组,从而确保在其中一个段码屏的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无法正常被点亮时,通过点亮另一个段码屏的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从而确保汽车仪表盘能够正常显示出小车图案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仪表盘,包括第一段码屏、第二段码屏和光处理板,所述第一段码屏用于显示第一显示图像,所述第二段码屏用于显示第二显示图像,所述第二显示图像关于所述光处理板形成镜像,所述镜像与所述第一显示图像平行,所述镜像与所述第一显示图像在前后方向上存在第一间距,所述镜像与所述第一显示图像共同构成组合图像;
所述第一段码屏包括第一段码液晶板,所述第一段码液晶板内设有用于显示小车图案组的第一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所述第一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的轮廓图案用于构成所述第一显示图像的一部分,当所述第一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被点亮时,所述第一显示图像上显示第一小车图案组;
所述第二段码屏包括第二段码液晶板,所述第二段码液晶板内设有用于显示小车图案组的第二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所述第二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的轮廓图案用于构成所述第二显示图像的一部分,所述第二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被点亮时,所述镜像上显示第二小车图案组;
在所述组合图像上,所述第一小车图案组与所述第二小车图案组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大致重叠;
所述汽车仪表盘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段码屏和所述第二段码屏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输入信息或反馈信息控制第一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和第二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中的至多一者点亮。
优选地,所述第一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包括第一车主体可控显示区域和四个第一车门可控显示区域,所述第二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包括第二车主体可控显示区域和四个第二车门可控显示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一段码液晶板内还设有第一胎压可控显示区域组,所述第一胎压可控显示区域组包括四个第一胎压可控显示区域,所述四个第一胎压可控显示区域分布在所述第一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的外围;所述第二段码液晶板内设有第二胎压可控显示区域组,所述第二胎压可控显示区域组包括四个第二胎压可控显示区域,所述四个第二胎压可控显示区域分布在所述第二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的外围;所述第一胎压可控显示区域组和所述第二胎压可控显示区域组均用于显示轮胎胎压,其中,
在所述第一车像可控显示区域组被点亮时,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接收胎压信息,并根据指令控制所述第一胎压可控显示区域组点亮,并显示接收到的胎压信息中的胎压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65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