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腹泻山楂丸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5852.0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9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柳春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春曦 |
主分类号: | A61K38/06 | 分类号: | A61K38/06;A61K9/20;A61P1/12;C07K5/083;C07K1/30;A61K36/899;A61K33/26;A61K31/198;A61K35/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46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泻 山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腹泻山楂丸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丙‑苯丙‑甘氨酸苄酯2%、硫酸亚铁4%、丝氨酸3%、赖氨酸3%、甘氨酸3%、竹沥5%、蜂蜜10%、魔芋胶10%和山楂60%,本发明中山楂丸中的丙‑苯丙‑甘氨酸苄酯含有的浓郁的香味就受到广泛青睐,味道很香很浓,增加肠道的吸收,减缓肠道蠕动抗腹泻,丝氨酸赖氨酸启动抗病毒机制,有很好的杀菌抗病毒功效,甘氨酸抑菌作用好使免疫增强,硫酸亚铁吸收肠道中多余的一氧化氮,使肠道水电解质得到充分的吸收,使大便浓缩排出,而且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竹沥也具有抗病毒作用,蜂蜜具有润肠通便作用,山楂丸的抗腹泻效果好,并且持效长,制作的组方简单,药物依赖性小,适合大量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腹泻药物的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腹泻山楂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生产的抗腹泻药品种很多,主要以消旋卡多曲为首,由法国生产,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推广,而且目前市场上生产的抗腹泻药物多以胶囊药丸的形式存在,针对于一些对胶囊和药物有抵触的小孩或者老人来说,这类的药物比较难让他们口服,并且目前市面上的药物的效果一般,且药物依赖性比较高,为此提出了一种抗腹泻山楂丸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抗腹泻山楂丸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腹泻山楂丸,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丙-苯丙-甘氨酸苄酯2%、硫酸亚铁4%、丝氨酸3%、赖氨酸3%、甘氨酸3%、竹沥5%、蜂蜜10%、魔芋胶10%和山楂6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丙-苯丙-甘氨酸苄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5毫升的水中,加入1克甘氨酸苄酯与1克苯丙氨酸进行搅拌混合,并加入1毫升丙基磷酸酐进行催化反应,反应时间1-1.2小时;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产物中加入1.2克丙氨酸进行搅拌混合,再加入1毫升丙基磷酸酐进行催化反应,反应时间1小时;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产物中加入2克碳酸氢钙,将丙基磷酸酐生产磷酸钙后过滤去除沉淀,烘干制得丙-苯丙-甘氨酸苄酯。
一种抗腹泻山楂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丙-苯丙-甘氨酸苄酯和硫酸亚铁加入清水中加热至 60摄氏度进行混合搅拌10分钟,静置30分钟;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产物再依次按顺序加入丝氨酸、赖氨酸和甘氨酸,并加热至30摄氏度进行搅拌30分钟;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产物加入竹沥、蜂蜜、魔芋胶和山楂后再次混合搅拌,时间为30分钟,然后倒入容器中进行焙干后制得固体粉末,然后通过制丸机将其制成最后的成品山楂丸。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山楂丸中的丙-苯丙-甘氨酸苄酯含有的浓郁的香味就受到广泛青睐,味道很香很浓,可增加肠道的吸收,减缓肠道蠕动抗腹泻,主体为山楂制成,其味道酸甜可口,而其中的丝氨酸赖氨酸启动抗病毒机制,有很好的杀菌抗病毒功效,甘氨酸抑菌作用好使免疫增强,硫酸亚铁吸收肠道中多余的一氧化氮,使肠道水电解质得到充分的吸收,使大便浓缩排出,而且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竹沥也具有抗病毒作用,蜂蜜具有润肠通便作用,山楂丸的抗腹泻效果好,并且持效长,制作的组方简单,药物依赖性小,药物廉价,适合大量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丙-苯丙-甘氨酸苄酯的化学结构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春曦,未经柳春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58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