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井下自动驾驶车辆精确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5093.8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8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于政乾;陈晓晶;沈科;罗克;周李兵;邹盛;霍振龙;王天宇;杨华;赵叶鑫;郝大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28 | 分类号: | G01C21/28;G01S19/46;G01S19/47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朱丽莎 |
地址: | 213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自动 驾驶 车辆 精确 定位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煤矿井下自动驾驶车辆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UWB定位系统、超声波雷达、矿井GIS地理信息系统、UWB定位卡以及IMU,将UWB定位系统、超声波雷达以及矿井GIS地理信息系统三者进行融合形成类GNSS定位算法,得到自动驾驶车辆在煤矿井下的三维坐标,将UWB定位卡、超声波雷达以及IMU均安装在自动驾驶车辆上,将类GNSS定位算法与IMU相互结合,IMU得到的数据作为卡尔曼滤波的先验信息,类GNSS定位算法得到的数据作为矫正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自动驾驶车辆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WB定位卡位于自动驾驶车辆的车顶。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自动驾驶车辆精确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1步骤、计算出自动驾驶车辆相对于UWB基站的坐标(X、Y、Z);
第2步骤、计算出自动驾驶车辆的坐标(Xm、Ym、Zm);
第3步骤、将IMU安装在自动驾驶车辆上,利用IMU直接测得自动驾驶车辆的三轴加速度与三轴角速度,并以此对目标进行定位,通过类GNSS定位算法得到的坐标信息(Xm、Ym、Zm)与IMU通过卡尔曼滤波融合,得到包括自动驾驶车辆位姿信息的定位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井下自动驾驶车辆精确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步骤的具体步骤如下:
UWB基站与UWB定位卡的直线距离L的计算公式如下:
L2=X2+Y2+Z2 (1)
其中,L表示UWB基站与UWB定位卡的直线距离;
X表示自动驾驶车辆UWB基站在x轴方向的距离;
Y表示自动驾驶车辆UWB基站在y轴方向的距离;
Z表示自动驾驶车辆UWB基站在z轴方向的距离;
利用UWB定位系统直接测量出UWB基站与自动驾驶车辆的直线距离L;
利用超声波雷达直接测量出自动驾驶车辆与巷道壁的距离X;
测量UWB基站与UWB定位卡位置的垂直巷道距离Z;
由公式(1)可以推算出Y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进而得到自动驾驶车辆相对于UWB基站的坐标(X、Y、Z)。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矿井下自动驾驶车辆精确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Z是由尺子量出来的结果。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井下自动驾驶车辆精确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步骤的具体步骤如下:
利用矿井GIS地理信息系统得到UWB基站的坐标(X1、Y1、Z1);
设定垂直于巷道壁的轴为巷道x轴,直接利用矿井GIS地理信息系统得到巷道x轴的单位向量为
设定平行于巷道的轴为巷道y轴,直接利用矿井GIS地理信息系统得到巷道y轴的单位向量为
设定垂直于巷道面的轴为巷道z轴,直接利用矿井GIS地理信息系统得到巷道z轴的单位向量为
进而得到自动驾驶车辆的坐标为(Xm、Ym、Z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井下自动驾驶车辆精确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不同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方式得到自动驾驶车辆的坐标(Xm、Ym、Z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矿井下自动驾驶车辆精确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驾驶车辆坐标(Xm、Ym、Zm)中Xm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是基于巷道坐标系下的x轴的方向向量;是基于GIS坐标系下的x轴方向向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矿井下自动驾驶车辆精确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驾驶车辆坐标(Xm、Ym、Zm)中Ym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是基于巷道坐标系下的y轴的方向向量;是基于GIS坐标系下的y轴方向向量。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矿井下自动驾驶车辆精确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驾驶车辆坐标(Xm、Ym、Zm)中Zm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是基于巷道坐标系下的z轴的方向向量;是基于GIS坐标系下的z轴方向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50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