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可编程存储器、制备方法及其反相器、逻辑门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74430.1 | 申请日: | 2021-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1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翊淋;丁英涛;李明杰;刘志方;陈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9/423 | 分类号: | H01L29/423;H01L29/78;H01L21/44;H01L21/34;H03K19/20;H03K19/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11388 | 代理人: | 冯梦洪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可编程 存储器 制备 方法 及其 反相器 逻辑 门电路 | ||
1.柔性可编程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其从下至上包括:派瑞林薄膜、二维材料、作为源极和漏极的金属、有机铁电薄膜、栅极金属;在派瑞林Parylene薄膜的下表面贴附柔性衬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可编程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派瑞林薄膜的厚度为2~50μm,选取硅/氧化硅衬底作为支撑,氧化硅厚度为100~300nm,在其表面利用真空气相沉积工艺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可编程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材料为MoS2,CVD法生长制备,尺寸为1cm*1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可编程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源极和漏极的金属为Cr/Au栅极金属为Au。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可编程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铁电薄膜为P(VDF-TrFE)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可编程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衬底为PET、布料、或树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可编程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硅/氧化硅衬底作为支撑,在其表面利用真空气相沉积工艺制备派瑞林Parylene薄膜;
(2)将CVD法生长制备的二维材料通过PMMA辅助转移技术转移到派瑞林衬底表面;
(3)利用标准光刻工艺、金属沉积工艺以及等离子体刻蚀工艺,对二维材料沟道进行图形化,并沉积金属作为源漏接触;
(4)通过溶胶凝胶法,在二维材料表面旋涂有机铁电薄膜P(VDF-TrFE)作为顶栅介质层;
(5)然后在P(VDF-TrFE)薄膜上沉积一层金属作为顶栅电极;
(6)通过标准光刻工艺定义顶栅电极图形,光刻胶将保护顶栅电极部分,采用金腐蚀液去除未被光刻胶保护的金属部分,采用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干法去除光刻胶以及多余的有机铁电薄膜,实现栅介质的图像化;
(7)将所制备的器件浮于碱性溶液表面,碱性溶液与SiO2反应并生成气泡,将硅衬底与派瑞林分离开来;此时,派瑞林将支撑整个器件浮于溶液表面,利用其他柔性衬底贴附器件下表面,从水中捞起,完成转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可编程存储器的制备方法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将第一器件(T1)的栅极与VDD相连,作为负载电阻,第二器件(T2)作为下拉管由栅极控制工作状态,栅极作为反相器的电压信号输入端;当输入信号Vin为低电平时,看作输入信号0,第二器件处于截止状态,由于第一器件栅源电压与源漏电压始终相等,所以第一器件一直处于开启状态,此时输出电压Vout等于VDD-VT1,其中VDD为电源电压,VT1为第一器件分压,因此第一器件处于导通状态,认为Vout约等于VDD,输出高电平,输出信号1;反之,输入信号Vin为高电平,第二器件导通,此时Vout由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导通电阻的比值决定,通过结构设计,使第二器件导通电阻远小于第一器件的导电电阻,此时,Vout认为等于0,输出低电平,输出信号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44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柱式绝缘子的快速更换装置
- 下一篇:光学成像透镜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