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3155.1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7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左红堂;吴晓林;赵鹏;任建霖;薛璞鑫;崔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大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李爱民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注浆坡面 植被 修复 方法 | ||
1.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坡面清理;
步骤二、坡面裂隙注浆,先对坡面裂隙进行洒水湿润,待裂隙及周围岩石充分湿润后,对裂隙内注入生态浆料,直至裂隙注满;
步骤三、坡面铺设防护网;
步骤四、坡面生态喷浆,将生态浆料喷到坡面上,坡面坡度小于40°时的坡面喷浆厚度不小于10cm;坡面坡度为40°以上时的坡面喷浆厚度不小于5cm;
步骤五、坡面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浆料的基础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种植土1080份,草炭土160份,保水剂0.7份,生物酶固化剂0.5份,复合肥0.0056份,有机肥25份,种子0.25份,水20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的PH值为6.5~7.8,全盐含量低于0.5%,容重不大于1.35g/cm³,有机质含量为12g~80g/kg;
所述草炭土中有机质含量70%~80%,腐殖酸40%-50%,PH值为5~5.5成偏酸性,容重低于0.8g/cm³;
所述保水剂包括聚丙烯酸钾88%,水8%~10%,交联剂0.5%~1.0%,并且所述聚丙烯酸钾中含钾24.5%;
所述复合肥中高浓度氮磷钾总量不低于40%,低浓度氮磷钾含量不低于25%;水溶性磷含量不低于40%,水分子含量低于5%;粒径为1~4.75mm;
所述有机肥中有机质的含量为24%~27%,氮素含量为0.7%~0.8%,磷素含量为0.45%~0.6%,钾素含量为0.3%~0.6%;
所述种子包括高羊毛、黑麦草、紫花苜蓿、榆树、椿树、刺槐、柠条、紫穗槐、皂角其中的任意三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坡面清理包括,在坡面上设置安全保障设施,从坡顶到坡底的顺序对坡面上的危石、浮石进行清理,并保留坡面碎石及原有植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坡面裂隙注浆中,第一次向坡面裂隙喷射生态浆料并灌满后,每间隔30-120分钟进行一次补浆,直到裂隙中的生态浆料不再沉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坡面铺设防护网中,所述防护网为机编双扭结单层镀锌铁丝网,并且防护网网片的形状为正六边形,网片丝径φ2.0,网目边长5cm,网间搭接不小于20cm;所述防护网通过多个锚杆固定于坡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的入岩深度为30-50cm,锚杆间距为1.5m×1.5m,并且锚杆与网片之间用铁丝连接加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距离坡面3-5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施步骤五、坡面养护前先覆盖椰丝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生态喷、注浆坡面植被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覆盖椰丝毯时,沿坡顶到坡顶的顺序进行铺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大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大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31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