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龋齿的检测装置及检测龋齿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73120.8 | 申请日: | 2021-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2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至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247 | 分类号: | A61B1/247;A61B1/04;A61B1/06;A61B1/00;A61B50/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岩 |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检测 龋齿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龋齿的检测装置及检测龋齿的方法,其结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握把、收纳板、内置槽、凹槽和螺纹孔,所述握把固定连接在所述盒体的右端,所述收纳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盒体的左端,所述内置槽位于所述盒体内部的下方,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盒体的上端,所述螺纹孔位于所述盒体上端的右侧;所述凹槽内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通过通槽连接显示器。本发明方便让医护人员将检测装置携带出诊检测,还能让龋齿的检测情况直接呈现到显示器上进行查看,避免了检测装置在携带过程中将检测头和显示器损坏的现象,减小了检测装置在携带过程中对空间的占据,提高了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检测龋齿的检测装置及检测龋齿的方法。
背景技术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根据专利201810219310.0可知,一种快速检测龋齿的检测装置及检测龋齿的方法,涉及龋齿的检测工具和检测方法,使用多次精确检测的方法,通过搜寻浅色区域,利用大概面积比例确定浅色区域的相对大小;对较符合的早期龋变色部分对二维图像进行三维重构,得到其较精确的面积大小,同时进行一次标记;当得到二次检测结果来判断龋齿发展趋势,得到较精确数据。本发明摆脱了传统的人工检查龋齿的模式,以直观的形式向用户展现其龋齿的发病情况在龋齿发病早期,尚未有感觉时检测到发病情况,帮助用户早日就诊。
目前,现有的龋齿的检测装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龋齿的检测装置不方便让医护人员将检测装置携带出诊检测,还不能让龋齿的检测情况直接呈现到显示器上进行查看,降低了龋齿在检测过程中的效率,而且不能让检测头在使用过程中自动进行转动,达到对患者龋齿的不同角度进行检测,现有的龋齿的检测装置在不使用时不能进行收纳,检测装置在携带过程中将检测头和显示器容易出现损坏的现象,检测装置在携带过程中对空间的占据比较大,降低了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检测龋齿的检测装置及检测龋齿的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检测龋齿的检测装置检测龋齿的方法,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握把、收纳板、内置槽、凹槽和螺纹孔,所述握把固定连接在所述盒体的右端,所述收纳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盒体的左端,所述内置槽位于所述盒体内部的下方,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盒体的上端,所述螺纹孔位于所述盒体上端的右侧;
所述凹槽内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通过通槽连接显示器,所述通槽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显示器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限位孔连接蝴蝶螺栓,所述内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和电路板,所述蓄电池固定连接在所述内置槽内部的左侧,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内置槽内部的右侧;
所述收纳板的内部设置有收纳槽和伺服电机,所述收纳槽位于所述收纳板内部的左侧,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收纳板内部的右侧,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伸缩杆连接安装头,所述安装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检测头;
所述检测头上设置有高清摄像头、二极管灯条和透明防护板,所述高清摄像头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头的中间处,所述二极管灯条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头的内部,并且环绕在所述高清摄像头的外侧,所述透明防护板密封连接在所述检测头的正前方;
所述握把上设置有灯条控制开关、电机控制开关和摄像头控制开关,所述灯条控制开关、电机控制开关和摄像头控制开关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握把的左端,并且分别位于所述握把左端的上方、中间和下方;
所述电路板上焊接有处理器、数据储存模块和图像转化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显示器、灯条控制开关、电机控制开关和摄像头控制开关和数据储存模块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至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未经康至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31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