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自清洁多点烟气轮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71534.7 | 申请日: | 2021-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6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韦振祖;徐和平;姚啸林;赵俊武;王子清;李明磊;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李小叶 |
| 地址: | 21515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清洁 多点 烟气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自清洁多点烟气轮测系统,包括高压水箱、切换控制箱、烟气分析仪和多组冲洗取样组件;每组冲洗取样组件包括取样连接管、冲洗连接管、取样电磁阀、冲洗电磁阀和取样支管;取样支管插入脱硝烟道中,其后端为Y形结构;取样支管的一个分叉部通过冲洗连接管与高压水箱连接,另一个分叉部通过取样连接管与切换控制箱连接;取样支管的与高压水箱连接的分叉部上设有冲洗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另一个分叉部上设有取样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取样电磁阀、冲洗电磁阀均与切换控制箱的控制系统电连接;切换控制箱与烟气分析仪连接。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轮测,并能对取样支管进行堵塞检测以及自动冲洗,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煤锅炉烟气采集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自清洁多点烟气轮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行业中,燃煤发电会产生并排放大量的NOx气体,故需要对烟道内的NOx浓度分布均匀性进行测试。在测试时,需要人工将取样管插入性能试验测孔中,测孔有多个;测试时通常需要携带烟气分析仪等设备,烟气分析仪连接取样管,并对烟气进行分析,从而获取烟气中的成分含量。
目前,每次测试时都要将取样管拔出上个测孔,接着插入下个测孔,进行逐个轮测。测试时的测孔较多,由此会导致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下;此外,烟道内的烟气含有大量粉尘,长时间采样时,粉尘会附着在烟气取样管中,导致采样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在实际应用中,空气吹扫方式对取样管内的浮尘具有一定的清理效果,但是长时间积累的颗粒物在烟道的高温环境中易粘附在取样管内表面难以被吹扫,时间稍长依然会出现取样管堵塞现象;为了不影响测试工作,工作人员必须拆下取样管通过强力敲击+空气反吹的方式,或灌入水冲洗才能将取样管清理干净,这无疑增大了劳动强度,并降低了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自清洁多点烟气轮测系统,可以实现对应于每个测孔的自动轮测,并可以自动检测取样支管是否堵塞,以及对取样支管进行自动冲洗,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并提高了测试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自清洁多点烟气轮测系统,包括高压水箱、切换控制箱、烟气分析仪和多组冲洗取样组件;每组冲洗取样组件包括取样连接管、冲洗连接管、取样电磁阀、冲洗电磁阀和取样支管;取样支管通过试验测孔插入脱硝烟道中;所述取样支管的后端为具有两个分叉部的Y形结构,取样支管的一个分叉部通过冲洗连接管与所述高压水箱连接,取样支管的另一个分叉部通过取样连接管与所述切换控制箱连接;取样支管的与高压水箱连接的分叉部上设有冲洗电磁阀,并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取样支管的与切换控制箱连接的分叉部上设有取样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取样电磁阀以及冲洗电磁阀均与所述切换控制箱中的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切换控制箱与所述烟气分析仪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取样支管为圆形钢管,其前部的内径为8mm-12mm。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控制箱内设有与取样连接管连接的抽气泵。
进一步的,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取样支管中的压力值达到-5KPa时,切换控制箱中的控制系统关闭取样电磁阀,并打开冲洗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水箱的冲洗时间为10s。
进一步的,所述冲洗取样组件的数量为三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系统在进行烟气取样分析测试时,切换控制箱控制取样电磁阀逐个打开,烟气依次通过取样支管、取样电磁阀、取样连接管进入切换控制箱,再进入烟气分析仪中进行烟气成分含量分析;当某个取样支管发生堵塞时,取样支管内会产生强大负压,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该强大负压,将信号传输给切换控制箱中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停止采样,关闭对应的取样电磁阀,并打开冲洗电磁阀;高压水箱中的高压水冲洗取样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1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